葛来安1,2 付勇2 徐春娟3 何晓晖3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3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关键词:肠质理论;肠病防治;中医学术发掘;名医经验;何晓晖
何晓晖教授系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批中医药继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3、4、5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师从于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体质学说创始人王琦教授,继承其学术思想并加以发挥,将体质理论广泛应用于胃肠病的防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何师首创“胃质学说”[1],在中医脾胃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将体质理论应用于肠病的防治,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肠质”理论,指导着临床肠道疾病的防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兹将何教授的肠质理论及其在肠病中的运用作一简介,以资共享。
1 肠质的概念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脏腑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盛衰决定体质强弱,所以脏腑的阴阳气血之偏颇和功能活动之差别,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灵枢·本藏》说:“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颇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灵枢·论痛》也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相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据此,何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脏腑的大小、坚脆、虚实、强弱、阴阳、寒热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个体的体质差异。而在同一个人的五脏六腑之间,各自的阴阳盛衰、气血虚实、功能强弱也不完全相同,常可表现某一脏腑系统的相对优势化或劣势化的倾向,如胃强脾弱、肾虚肝旺、胃热肠寒等,从而导致了脏腑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体质现象。何师把每一脏腑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称为脏质、腑质。脏质和腑质是构成人体体质的基础,所以,脏腑特质的探索是体质研究的深化,其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充实丰富体质学说内容。
何师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长期的临床观察,于十年前首先提出“胃质”概念,认为“胃质可分,胃质可辨,胃质可调”[1],并将此理论应用于胃病的预防和治疗,成效明显。他继而又发现肠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与体质关系密切,通过纠正和改善偏颇的肠质,可有效地预防肠病的发生和复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肠质理论。
何晓晖教授认为,肠质是指大小肠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相对稳定的特质。《内经》说“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每个人的大小肠结构存在着大小、长短、厚薄之殊,机能存在强弱、动静、快慢之别,所以人与人之间肠质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日常生活和临床诊疗中可以看到许多例子:有的人冬天祼体泡在冰中数小时安然无恙,有的人腹部稍受寒凉则腹痛、腹泻、肠鸣;有的人进食大量辛辣食物无不适;有的人稍食辛辣之品,就出现肛门灼痛、便秘,甚至便血;有的人情绪剧烈波动就腹痛腹泻;有的家族中,结肠多冗长,易患肠胀气、肠痉挛、肠扭转;有的家族中结肠息肉、结肠癌的发病率极高。由此可知肠质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2 肠质的形成因素
肠质是在个体遗传的基础上,内外环境的影响下,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先天禀赋是肠质形成的基础,种族、家庭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东西方黄、白、黑、棕等不同的人种,肠质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种族间发病率有所差异,好发于欧洲和美洲人[3-4];欧美人患麦胶肠病的亦不少,易出现乳糜泻。肠质也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直系血缘亲属中发病率为15%~30%[4]。后天各种因素如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起居作息和精神情志等综合影响肠质形成和变化。东南西北中不同区域,气候、水土、饮食、习俗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群体体质差异,肠质也有所差别,易发肠病也有所不同。如西方国家人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为主,结肠癌的发病率较以高纤维饮食为主的东方人高[4]。饮食与肠质形成关系最为密切:嗜好辛辣烤炙者易出现肠燥热质、肠湿热质;嗜好冷饮寒凉食物者易出现肠寒湿质。生活起居亦影响肠质的形成,如长期熬夜少寐者易形成肠燥热质,长期情志忧郁者易形成肠气郁质和瘀血质。因此,肠质形成是先后天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肠质的分类
何晓晖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和研究,认为常见的肠质有如下7种:①肠正常质:饮食平和,适应性强;腹无不适,耐寒耐热;大便定时畅通,干湿适中,肛门舒适;精力旺盛,面色华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平和。②肠燥热质:嗜食辛辣烤炙,不喜蔬菜及饮水,或熬夜少寐;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数日一行,便无定时;肛门灼热,或痔疮出血;口干口苦,面生痤疮,心烦寐差;舌质红,苔黄而干,脉细数。③肠气郁质:情志抑郁,善忧多疑,或急躁易怒,胁腹痞闷,肠鸣,喜叹气,嗳气矢气则舒;大便不调,便无定时,排便不畅,肛门缩紧;舌淡暗,苔薄,脉弦。④肠湿热质:嗜食肥腻厚味,吸烟酗酒;腹部胀闷,大便黏滞挂厕,排便不爽,时夹黏液;肛周潮湿,肛门灼热;身倦困重,口黏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⑤肠寒湿质:偏食生冷,或久居湿地,或寒药过度;腹冷喜温,肠鸣漉漉,大便不实,次数增多,遇寒易泻;肛门坠重,约束无力;面白形寒,四肢不温,疲乏易倦。舌淡胖,苔白或白滑,脉细缓。⑥肠瘀血质:性格内向,面色晦黯,口唇黯淡,皮肤色素沉着;时有腹痛,部位固定;大便欠调,排便不爽;痔疮时发,肛门作痛。舌质青紫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⑦肠特禀质:先天禀赋失常,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环境及饮食适应力差;遇所过敏食品如鱼虾、牛奶、蛋、酒或药物等,则腹痛、腹泻发作。
4 肠质与体质的关系
何师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小肠是人体五脏六腑之一,一般情况下肠质与体质是相一致的,即有什么样的体质,就有什么样的肠质。例如气郁型体质者,肠质也多属气郁质;湿热型体质者,肠质多为湿热质:肠质与体质具有同一性。但是同一个人各脏腑的阴阳盛衰、气血虚实、功能强弱有所不同,存在相对优势或劣势,所以有时肠质与体质之间也有不一致,存在着差异,甚至可完全相反,临床上表现为体热肠寒、体寒肠热、体实肠虚和体虚肠实等复杂状况。如有的人平素口燥咽干,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舌红苔少,属阴虚体质,但腹冷喜温,遇寒易泻,肠鸣漉漉,这属于体热肠寒。有的人面白形寒,四肢不温,神疲体倦,为阳虚体质,但又常大便燥结,排便艰难,痔疮出血,肛门灼热,这属于体寒肠热。有的人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属气虚体质,但又经常下腹胀闷、大便秘结,矢气频频,此为体虚肠实。有的人体型肥胖,大腹便便,胸闷身重,痰多苔腻,属痰湿体质,但又见大便不实,次数增多,肛门约束无力,此为体实肠虚。因此,临床上也有体质与肠质的不一致性。通过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对复杂难治性肠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何师在其胃质学说中提出常见胃质有8种,即胃正常质、胃气虚质、胃阳虚质、胃阴虚质、胃气郁质、胃蕴热质、胃湿热热、胃瘀血质[1]。何师认为胃肠结构上下相连,功能相辅相成,疾病息息相关,故胃质与肠质一般情况下是相一致的,如胃阴虚质者多见肠燥热质,胃阳虚质者多见肠寒湿质。但是临床上也可见到胃寒肠热、胃热肠寒、胃实肠虚、胃虚肠实的现象。因此,认识胃质与肠质之间的同一性及差异性,对胃肠疾病病理机制的认识就更加全面,在防治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5 肠质与肠病的关系
体质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偏颇的体质是疾病证候的病理基础。同样,肠质也是肠病发生的基础。由于肠质的不同,导致了肠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亲和性和耐受性不同,肠道疾病的发病倾向也不一样,发病后表现的证候性质也各不相同。何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不同肠质者易患的疾病倾向是:肠燥热质者,易患便秘、痔疮、肛裂等;肠气郁质者,易患肠易激综合征、胃肠胀气症、功能性腹痛、慢性肛门直肠疼痛综合征等;肠虚寒质者,易患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肠湿热质者,易患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炎症性肠病;肠瘀血质者,易患肠息肉、克罗恩氏病、肠道肿瘤等。过敏性肠病如过敏性肠炎、小肠过敏性紫癜、乳糜泻等常发生于肠特禀质者。
偏颇的肠质是未病的亚健康状态,是疾病证候产生的病理土壤。肠质的偏颇往往决定着肠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发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在发病因素方面,肠气郁质者常常在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诱发肠病,肠寒湿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致腹痛腹泻,肠湿热质者最易感受湿热疫毒而患痢疾。在证候类型方面,肠燥热质者,患肠病后多出现肠腑实热、阴虚肠燥等证;肠气郁质者,患肠病后多出现肠腑气滞、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等证;肠寒湿质者,患肠病后多出现中焦虚寒、脾肾阳虚等证;肠湿热质者,患肠病后多表现为肠道湿热证;肠瘀血质者,患肠病后多表现为肠络瘀阻证。肠质与证候的演变也有密切的关系,如同样是湿邪致病,肠燥热质者易从阳化热,出现肠湿热证;肠寒湿质者易从阴化寒,出现肠寒湿证。所以说,肠质是肠病发病、证候形成、病理演变的重要内在依据。
6 肠质的调养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因素又使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2]。针对各种偏颇的肠质,通过饮食、运动、起居、药物及精神调摄等手段,就可能纠正或改善其偏颇,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通过调养改善和纠正偏颇肠质,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治未病”:在肠道未病状况下,纠正偏颇的肠质,改造肠病发生的土壤,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肠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二是“防复发”:慢性肠病大多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偏颇的肠质是肠病复发的内在依据,调养肠质能改善肠道内部环境,消除肠病滋生的病理基础,增强肠道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从而阻止或减少肠病的复发。
6.1 饮食调养《内经》云:“饮食自倍,胃肠乃伤。”伤食是肠病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也是肠质形成最重要的后天因素,所以节制饮食是调养肠质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是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寒热适宜,因人而异。谷、菜、肉、瓜、果均有寒热温凉之区别,针对不同的肠质者,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宜忌,若能持之以恒,则必有成效。
6.2 起居调养起居失常是肠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如大便不定时、无规律,熬夜少睡是导致大便秘结的常见原因,久居湿地易感受湿寒,久坐少动易发生痔疮等等。所以要纠正肠质的偏颇,必须指导患者克服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6.3精神调养肠胃是人体情绪之“镜”[5],肠病与精神情志关系极为密切。如肠易激综合征、胃肠胀气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肠病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变化息息相关。精神调摄是改善肠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肠气郁质者,更是要进行心理情志的疏导,克服抑郁、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逐渐养成乐观、开朗、健康的性格。
6.4运动调养《内经》曰:“成败倚伏生乎动。”运动是肠胃生理活动的基础。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胃肠运动,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胃肠免疫,减少肠病的发生。运动能增进肠气郁质、肠瘀血质者的气血运行,能振奋肠寒湿质者的阳气渲发。故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动静结合,形神兼练,对改善体质、预防肠病是有益的。
6.5 药物调养在辨认并确定肠质类型的基础上,针对肠质的偏颇,适度地应用中药或针灸,补虚去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扶正纠偏,具有良好的调整肠质作用。何师常采用汤剂、丸剂、散剂、膏方和茶饮等有机结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分步施治。他创制的系列“养肠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深受患者喜欢。他和学生们也常常应用针刺、艾灸、脐贴、耳穴贴压等方法纠正肠质的偏颇,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何晓晖.胃质的探讨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运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3):82.
[2]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
[3]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70.
[4]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2,744.
[5]何晓晖.脾胃病临证新探新识新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0.
(原载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