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的渊源。《内经》中有极其丰富的体质理论,其中包括体质的形成、分类及体质与寿命、疾病、诊断、治疗、养生的关系。
历代医家对体质的认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诊病用药强调素体,平人、强人、羸人、瘦人、素盛今瘦、湿家、亡血家、疮家、衄家、淋家、旧微溏。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
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凡人禀气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热。因伤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异气而变也者。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或变阳毒也。”(从化)
金李杲《兰室秘藏》:“其用药,又当问病人从来禀气盛衰。”“高粱之人”
唐《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脏多弱”。
万全《幼科发挥》:小儿五脏“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亏虚,心火有余,肺脏娇嫩” 。
唐昝殷《经效产宝》: “产后多虚弱赢瘦”,“凡产后皆血气虚”。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高年之人,形赢气弱,理当自然。”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老年“气衰”、“阴虚阳实”。
朱丹溪《格致余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将脏分为阳脏、阴脏、平脏三类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凡论病先论体质。”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 “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清陈念祖《伤寒论浅注》: “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而为热化、寒化。”“知此愈知寒热之化,由病人之体而分也。”
清章楠《医门棒喝》:“人之体质,或偏于阴,或偏于阳。”“病因症状虽同,而禀质强弱不同,则治法自殊,此所以一药可以治从病,一病又不可拘一药治之也。”
中医体质学的建立: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后、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
体质的形成:先天因素、后天因素
常见九种体质类型:平和质(32.14%)、气虚质(13.42%)、湿热质(9.08%)、阳虚质(9.04%)、阴虚质(8.27%)、瘀血质(8.10%)、气郁质(7.66%)、痰湿质(7.32%)、特禀质(4.97%)。
体质学说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脾胃病四位一体的诊疗模式:辨病-辨证-辨体-辨时相结合
胃质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脏质:心质、肝质、脾质、肾质、肺质
腑质:胃质、胆质、大肠质、小肠质、膀胱
胃质的概念:是指胃的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
胃质可分、胃质可辨、胃质可调
养生先养胃,养胃当辨胃施养。
(注:学术讲座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