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传承课堂>>正文
 

 
胃质的探讨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8-04-16 14:51  

   一、肠质的概念

   肠质是指大、小肠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正是由于肠质的不同,才导致了肠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亲和性和耐受性不同,肠道疾病的发病倾向也不一样,发病后表现的证候性质也各有别。肠质是影和响制约肠道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肠质学说就是探讨研究人与人之间肠结构与功能的差异性,及其与肠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治未病防复发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二、肠质的形成

   肠质是个体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三、肠质的分类

   肠正常质、肠燥热质、肠气郁质、肠湿热质、肠虚寒质、肠瘀血质、肠特禀质

   四、体质与肠质关系

   肠质与体质的一致性: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小肠是人体五脏六腑之一,一般情况下肠质与体质是相一致的,即有什么样的体质,就有什么样的肠质。例如气郁型体质者,肠质也多属气郁质;湿热型体质者,肠质多为湿热质。

   肠质与体质的差异性:同一个人各脏腑的阴阳盛衰、气血虚实、功能强弱有所不同,存在相对优势或劣势,所以有时肠质与体质之间也有不一致,存在着差异,甚至可完全相反,临床上表现为体热肠寒、体寒肠热、体实肠虚、体虚肠实等复杂状况。

   五、肠质与肠病关系

   偏颇的肠质是未病的亚健康状态,是疾病证候产生的病理土壤。肠质的偏颇往往决定着肠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发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着疾病的证候类型。

   六、肠质的调养

   针对各种偏颇的肠质,通过饮食、运动、起居、药物及精神调摄等手段,就能纠正或改善其偏颇,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通过调养改善和纠正偏颇肠质,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在肠道未病状况下,纠正偏颇的肠质,改造肠病发生的土壤,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肠病的发生。

二是防复发慢性肠病大多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偏颇的肠质是肠病复发的内在依据,调养肠质能改善肠道内部环境,消除肠病滋生的病理基础,增强肠道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从而阻止或减少肠病的复发。

在辨认并确定肠质类型的基础上,针对肠质的偏颇,适度的应用中药或针灸,补虚去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扶正纠偏,具有良好的调整肠质作用。

                                                                                              (注:学术讲座摘要)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