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仍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杨同学主讲血燥证相关内容。
血燥证(即血虚内燥证)
一、概念:血燥证是由于阴血亏损,机体失于濡养而生内燥所表现的证候,其中的“燥”即是“干燥”,是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机体表现出一系列以“干”为主要表现的燥证,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的 “燥胜则干” 。
现代医学认为本证常见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痒疹、鱼鳞病、银屑病等皮肤病及贫血等疾病中。中医则认为本证常见于虚劳、瘾疹、脱发等病证。
二、病因
1.生成不足:主要为年老体衰,阴血亏虚,脾胃虚弱,营血生化乏源
2.消耗过多:主要为久病不愈,精血亏损,长期慢性出血,血液耗损
3.淤血内结,新血不生
三、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主要为血虚内燥生风内扰,阴血亏损则皮肤失养,燥从内生,血燥生风,皮肤因此则干燥脱屑、瘙痒,甚则肌肤甲错,枯皱皲裂、肌肤麻木;发为血之余,血虚则毛发干枯无光泽,甚则脱落;肢体筋脉失于阴血滋养则会消瘦、肌肤麻木、手足拘急;孔窍失于阴血濡润则鼻干、口唇干燥、舌燥少津;肝藏血,主筋主爪,血不足则爪无营,爪甲淡白无华,变脆变薄。此外血虚则脉细,同时不能濡养头部,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又因津血同源,血亏则津亏,津亏则肠燥,故使大便干结。也因此临床上多见“干燥”、“失润”等症状。此外老年或久病之人,“血虚”与“内燥”的症状共见,也可以诊断为此证。
四、转归
1.本证发展缓慢,如原发病(比如神经性皮炎、痒疹、鱼鳞病、银屑病等)好转,病情则可改善;若原发病不愈,则病情不易解除。
2.血燥证日久,血虚则伤及肾精,导致精血枯竭,预后不良。(精血同源)
五、类证鉴别
1.血燥证与血虚证
血燥证是由血虚证发展而来,两证都有机体失去血液濡养的临床表现。而血燥证主要是血虚内燥,生风内扰,以皮肤、毛发、孔窍失于濡润而干燥为主要表现。
2.血燥证与津亏内燥证
两证均是由于阴不足而产生的内燥,病机及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津亏内燥证主要是津液不足,失于滋润,主症是口干、咽燥、目干涩、鼻干、大便干结、舌红而干等干燥症状;
而血虚内燥证则有虚风内扰,以皮肤干燥瘙痒为主症
3.治法:养血润燥熄风
本证以补血养血、补阴润燥及祛风止痒为主法,当归、白芍、生地、首乌是最为常用的养血润燥之药,同时可佐以防风、荆芥、白蒺藜以祛风止痒。
4.代表方:当归饮子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四物汤)、白蒺藜、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滋燥祛风
加减治疗:若血虚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黄精等滋补阴血;若兼气虚者,加太子参、山药、莲子肉等补气益阴;若兼津液不足者,加用麦冬、花粉、天冬等滋阴生津药。
5.当归饮子与消风散的鉴别
二方皆有祛风止痒之功,且均用防风、荆芥以祛风走表;用当归、生地、甘草以养血扶正。在临床上均可治疗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病症。
当归饮子配以白芍、首乌及黄芪之属,重在养血益气而祛风,故宜用于风疹瘙痒日久,气血不足的情况,其症状表现为皮肤疮疖,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而消风散中配伍石膏、知母及苦参、苍术、木通等清热药,清热祛湿之功著,宜用于湿热较重者,临床表现多为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等症状。
六、现代研究
近现代代对血燥证的研究发现,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燥有着紧密的关联,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血燥证的参考。
1、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1)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降低,
(2)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量增加,
(3)皮脂含量减少,如神经酰胺量减少,
(4)弹性降低。
2、血液流变学异常
(1)全血黏度增加,
(2)血浆黏度增加,
(3)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4)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5)免疫球蛋白增高,
(6)血细胞压积偏低。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黄、白术、甘草、首乌、白芨、益母草、山药、桔梗、白芷和大黄等植物或其提取物对神经酰胺(具有保持皮肤水分作用)有着明显的生成促进作用。
附:对于瘀血内结,新血不生的认识
燥证基本病机主要为阴液不足和阴液不能正常敷布,瘀血致燥无疑属于后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讲到“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瘀血内停,阻滞气机,气不布津,不能濡养肌肤,则肌肤枯燥如鳞甲。因此,治疗时以大队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大黄、桃仁、蛰虫等,去其瘀血(干血),同时配伍性润之杏仁以理气,一则润其燥,二则行其气、布其津。大黄蛰虫丸也就应运而生。
大黄蛰虫丸:
组成: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生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
方中有着大量的活血化瘀药,其中虫类药尤多,历代医家对大黄蛰虫丸有不同的理解,《医方考》则讲到:“是方也,干漆、桃仁、虻虫、水蛭、蛴螬、蛰虫、大黄,去干血之品也。”《兰台轨范》则讲到:“血干则结而不散,非草木之品所能下,必用食血之虫以化之。”此方专治瘀血成劳之症。瘀不除则正气永无复理,故去病即所以补虚也”,由此可见方中虫药作用重要。《血证论·瘀血》在论述瘀血引起血燥的机制中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实际是血瘀引起的血燥口渴也。说明瘀血内停,气机受阻,水津不布是瘀血而致血燥的病机所在。(也就是《伤寒杂病论》里面提及的“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所以在治疗此类燥证时,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燥则润之”以外,行气活血、辛散通气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这也反证了一般认为的瘀血致病,通常都表现为血液停滞的症状,如刺痛、定痛、紫斑等,而忽视了瘀血阻碍气机,机体内会出现其它方面由于气机不畅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何师最后点评道:燥有外燥和内燥,秋季就是外燥的季节,初秋时为温燥,深秋时是凉燥。其实不止是秋季,其它季节也有燥邪的存在,不过这些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说空调,空调会使房间湿度降低同时就会产生燥邪。内燥的发生有三种情况,分别是血虚、阴虚、肾精亏虚,其中三者相互关联。
今天同学主要讲的是血虚引起的内燥,“血燥证”是一种复合证,其中分成了两个证,分别是“血虚证”和“内燥证”。血虚证主要有血虚的症状,而内燥的症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干”,在全身症状上可见为口干、咽干、皮肤干、大便干。其中临床上最多见的症状是皮肤干,在慢性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上多有体现;其中当归饮子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显著,此方是由四物汤加防风、荆芥、黄芪、白蒺藜、何首乌组合而来。同时在应对皮肤病中瘙痒的情况,常常会运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常见的有乌梅、防风、甘草。之前讲到的消风散主要应对的是急性荨麻疹,以湿热为主。苦参也是临床上治疗皮肤瘙痒上非常好的一味药,但是苦参有毒,甘草正好能解苦参毒,所以临床上应用苦参时要与甘草配伍。忍冬藤对皮肤瘙痒,急、慢性荨麻疹均有效(但是临床上用量要超过30g)也是一位止痒凉药。夜交藤也可以祛风止痒通络的作用,凡是藤类均有通络的作用,此外夜交藤也可以养血安神(但是临床上有报道说,夜交藤也可以引起肝损伤)。
在脾胃病中“血虚内燥”症状主要见于便秘,便秘分为实秘便秘和虚性便秘。实性便秘分为寒秘、热秘、气秘;而虚性便秘则有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津亏秘。其中临床上血虚便秘往往和阴虚便秘同时存在,所以我在临床上治疗血虚便秘时常常会血虚和阴虚常常兼顾。在治疗血虚便秘中有一些中药是有能够养血通便的效果,比如说当归、芍药、何首乌(生首乌效果更佳,但是现代药理学发现生首乌能够引起肝损伤)、黑芝麻、蜂蜜等。阴虚便秘主要应用是增液汤,常用的药物有玄参、麦冬等。气虚便秘则可以用黄芪、白术(大剂量使用)等。阳虚便秘则可以用肉苁蓉、锁阳、胡桃肉等。
大黄蛰虫丸主要是用于治疗由血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的有牛皮癣、皮肤上的结节,增生性的病变,也包括“肌肤甲错”(皮肤就像尼轮一样,且皮肤没有弹性,同时还有脱屑的情况)。在治疗上除了运用养血的药物上还得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特别是一些虫类的药物。在活血化瘀的药物中分为了以下几类药物,首先是养血活血的药物,常见的有当归、赤芍、川芎(养血的作用稍差)、夜交藤、鸡血藤、丹参等。第二类是理气活血药,常见的有川芎、郁金、玄胡索、乳香、没药、姜黄等。第三类是凉血活血药,常见的有赤芍、丹参、牡丹皮、大黄、石见穿(紫参)等。第四类是化瘀活血药,常见的主要有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等。最后一类是逐瘀活血药,常见的有水蛭、土鳖虫、虻虫、斑蝥、蜂房等,这一类的药物大部分都是虫类药且基本上都有毒性,临床上应用方面比较窄,主要是治疗一些顽固性的淤血,如结节、肿瘤等。此外穿山甲、地龙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且临床上比较常见。
阴虚也会生内燥,在人体中血、精、津、液都是属于“阴”的物质,其中的精是元阴。人到了五十岁以后“阴”开始衰弱,阴虚则燥,老年人的皮肤相比于年轻人的更加干燥,也因此容易引发老年性的皮肤瘙痒症和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