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为“湿热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刘同学。
(一)概念: 湿热证是指湿与热合,薰蒸内外,阻遏气机而表现的证候。
(二)临床表现:
主症:身热身重,黄疸脘胀,下利尿黄。
症状: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汗出不畅,头胀或重,身痛身重,渴不多饮,脘腹胀闷:或身发黄疸;或大便泄泻,下痢脓血:或小便短赤,尿频尿痛:或带下色黄秽臭;或遗精。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滑数或濡数。
(三)辨证要点 本证病位广泛,病情复杂,但总以病情缠绵、身热不扬、脘腹胀闷、下利尿黄、舌苔黄腻等为审证要点。
(四)病因病机
1.病因
湿热病邪,自口鼻而入,蕴阻于内,薰蒸内外
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热,内阻中焦。
湿邪久羁,湿热内蒸,郁而化热
湿热体质
2.病机
湿热内蕴,薰蒸内外,故发热; 热为湿遏则身热不扬,得热交蒸则午后热甚,湿性黏滞故汗出不扬,湿遏清阳则头胀头重,湿阻经络则身痛身重,湿热内蕴,津不上承故渴而不多饮,湿热阻滞,气机不畅故脘腹胀闷。
湿热蕴阻肝胆,胆汁失于疏泄,外溢肌肤则黄疸;
湿热下注肠道, 大肠传导失司则大便泄泻,下利脓血;
湿热蕴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尿频尿赤尿痛;
湿热下注,损伤任带之脉,则带下色黄秽臭;扰动精室则遗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灞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五)发展与转归
1.湿热为病,变化多端,可弥散上中下焦,可稽留肌肤经脉,可蕴结脾胃肝胆,可上扰头面清窍,可下注大肠膀胱,致气机逆乱,脏腑失调。
2.湿重于热,伤人阳气,可转变为寒湿证或阳虚证:热重于湿,则可伤人阴津而成为火热证或阴虚证。
(六)疾病范围
中医 :本证见于感冒、发热、湿温、黄疸,痢疾、泄泻、胃痞、淋证、血尿、带下、遗精等病证。
西医 :本证常见于病毒性感冒、伤寒、副伤寒、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毒炎、痢疾、肠炎、胃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盆腔炎、宫颈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多种疾病。
(七)类证鉴别
证型 |
共同症状 |
鉴别要点 |
湿热蕴蒸证 |
胸闷腹胀,肢体困倦,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
身热不扬,汗出热不退,肢体酸困。 |
脾胃湿热证
|
脘痞腹胀,纳少,恶心欲吐。 |
肝胆湿热证 |
身目发黄,口苦,胁肋胀痛,纳呆厌油 |
大肠湿热证 |
下利赤白黏冻,或泻下黄色稀水 |
膀胱湿热证 |
小便频数,灼热涩痛,或混浊,或砂石,或脓血。 |
精室湿热证 |
遗精频作,尿时有精液外流,小便热赤 |
胞宫湿热证 |
带下量多,色黄,黏稠秽臭,阴部瘙痒,糜烂 |
湿热犯腰证 |
腰部酸胀、沉重、疼痛、痛处伴有热感 |
(八)治法: 清利湿热
(九)主方:
连朴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脾胃湿热证
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热蕴蒸证。
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大肠湿热证。
茵陈蒿汤: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治:肝胆湿热证。
程氏萆解分清饮:清热利湿,分清化浊,主治:精室湿热证。
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膀胱湿热证。
四妙丸: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主治:湿热犯腰证。
止带方: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主治:胞宫湿热证。
(十)治疗要点
湿热致病,病位多端,病情繁杂,但总以“清利湿热”为大法。病在上部,兼以芳香之品,宣畅上焦气机;
病在中部,兼以燥湿醒脾助运;
病在下部,可利尿渗湿泄热,大便干结者可泻下以荡涤湿热,湿热胶结易阻碍气机,可配以理气化滞之药。清利湿热药多为苦寒,要顾护脾胃。
(十一)湿热病-历史渊源
“湿热”一词首度出现于《黄帝内经》,为湿热病的深入探究奠定了理论根柢。其不仅论及湿邪的来源及湿、热的致病特点,还阐述了湿热病的临床表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但正式揭示湿温病名,当属秦汉时期《难经》中论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随病名的正式确定,越来越多的医家及医学古籍开始研究湿温证所涉及的疾病,并拟定方剂防治湿热病,包括秦汉时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晋唐时期的王叔和及孙思邈,宋金元时期的朱肱、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明清时期的赵献可、张景岳、喻昌、吴又可及温病四大家。然而,所有关于湿热病的研究中,唯有薛生白的《湿热病篇》最具有代表性,使得湿热病证的辨证论治在温病学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成为了湿热病研究的里程碑。纵观全书,涉及湿热病病因、病位、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转归、辨证、立法、处方用药。
《湿热病篇》涉及五种辨证,即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但各具特点,在辨治湿热病时相互融汇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湿热病辨治体系。
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对湿热病的发病机理及湿热病邪易侵中焦脾胃的机理有较为精确的论述:“湿热病之病因,多由脾虚失运,湿饮停聚,再受客邪,内外相引而成……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为阳明太阴受病。”他认为湿热病是由内外合邪所致,以中焦脾胃为关键环节。治疗上,不仅有宣化、淡渗、分利、健脾、行气化湿、祛风胜湿等祛湿大法,又注意益气温阳、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清热不碍祛湿,祛湿不伤阴津,祛邪扶正兼顾。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所用之法,同样适用于现代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湿热证的论治。
(十二)清化调胃汤——何晓晖教授自拟清利湿热方
【组成】黄连、厚朴、半夏、黄芩、芦根、石菖蒲、苍术、白术、茯苓、茵陈、田基黄、砂仁、莱菔子。
【功效】清热化湿,醒脾开胃。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胃手术后等属脾胃湿热者。症见脘腹痞满,口苦口腻口臭,恶心欲吐,食少纳呆,身困体倦,大便欠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方解】本方由连朴饮、平胃散加味而成。湿热困中,脾失运化,胃失通降。方中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茵陈、芦根、田基黄利尿导热渗湿,苍术、半夏辛温运脾燥湿,厚朴、砂仁芳香醒脾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助中运湿,莱菔子通降气机,消滞开胃。全方以苦燥湿,以辛祛湿,以淡渗湿,以芳化湿,温凉相伍,寒热并调,上、中、下三焦同治,使热清湿去,脾健置安。
【运用】热重于湿,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湿重于热,加车前子、薏苡仁:纳呆食少者,加谷芽、麦芽:寐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兼阴虚者,加北沙参、天花粉:兼阳虚者,加干姜、桂枝。因甘能生湿,故患者少食甘甜肥腻之物。
(十二)现代研究
何晓晖教授认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致病特点类似湿热之邪。所致疾病多为湿热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