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为“暑热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刘同学。
(一)概念:暑热证是指暑热侵袭,导致阳热内薰,津气损伤的证候。
(二) 临床表现
主症:壮热,汗多,口渴引饮。
症状:壮热,气粗,息高,心烦,面赤,汗多,口渴,小便短黄,神疲体倦。
舌象:舌红,苔黄干。
脉象:洪大而芤,或虚数。
(三)辩证要点:本证发生在夏季,以壮热、心烦、口渴、汗多等气分大热及神疲体倦等气津耗伤症状为审证要点。
(四)病因病机
1.病因:夏令天气炎热,暑气流行,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暑邪而患病。
2.病机:暑性酷烈,直入阳明,胃热亢盛则壮热,热气上蒸则气粗、息高、面赤。热扰于内则心烦,热迫津泄则口渴、汗多,邪热在里故溲黄。暑邪升散,伤人津气,元气受损则肢倦、息促.脉洪大而芤或虚数,舌红苔黄干,是暑热内盛、津气受伤的表现。
(五)治法:清泄暑热,或清暑益气
(六)主方
1.清暑益气汤(王氏)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粳米、西瓜翠衣、甘草
2.白虎加人参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清暑益气汤是清暑益气、生津养阴之方,主治暑伤津气之证
白虎加人参汤具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适用于暑入阳明、里热蒸腾、津气耗伤之证,可加六一散、荷叶等清暑药:兼湿者加香薷、藿香、佩兰等以芳香化湿。
(七)发展与转归
1.暑热深入心营可见营热证,或入血分而成血分证,也有内陷心包而成心包证,或深入肝经而转变为热盛动风证(暑厥证)。
2.暑邪易损津气,可以导致津液亏虚,甚至造成津气欲脱或内闭外脱等证。
(八)疾病范围
中医:本证见于中暑,暑温、暑风、暑厥、小儿夏季热等病证。
西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及高温损害(如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若符合本证临床特征者,均可诊断为本证。
(九)类证鉴别
阳明热盛证两证均为里热炽盛,可见壮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但暑热证有明显的季节性,有感受暑热病史,且发病迅速,多很快伴有津气虚损之证。
暑湿证暑湿证亦为夏令感受暑邪致病,但因挟杂湿邪,故与本证的病性和病状有很大区别,而表现为身热口渴、汗出不彻、胸闷脘痞、身重肢倦、舌苔黄腻等。
(十)治疗要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治疗当清泄暑热。
伤暑轻者以银花、荷叶、西瓜翠衣等辛凉轻苦之品;
重者则用石膏、知母等以甘寒清热,暑热伤心,又易挟湿,所以常配以清心利水药,如竹叶、滑石、甘草等。暑易伤津气,故宜酌情加以人参、甘草等益气生津。
(十一)清暑益气汤讨论
“李氏清暑益气汤”是今时医家对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载“清暑益气汤”的别称。李氏所论“清暑益气汤”多达15味药,从《脾胃论》关于此方的立法之旨的论述,此方基本涵盖了暑热胜、复、淫、盛及太过与不及在内诸致病特点的基本治法。
方用以“黄芪”为主的诸甘温之药以补气,源于“炅则气泄”“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等理论;以“麦冬”“五味子”以“救天暑之伤于庚金”,源于“火淫”则“金病”的理论;以“升麻”“葛根”“解肌热”,源于“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等理论;以“黄柏”“泻热补水”,源于“司天之气,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等理论;而其余“苍术”等几位药,李东垣在“变证加减”中指出,为“从权”而立,曰:“长夏湿土客邪大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也。湿气大胜,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
“王氏清暑益气汤”是指王士雄《温热经纬》中所载的以“西洋参”“石斛”诸药“以清暑热而益元气”的方剂,其主治病证为“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王氏认为,“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基本是取法于《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