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传承课堂>>正文
 

 
医林探寻(第十五期)——心阳虚证
2023-10-23 17:06 谢思思、肖吉亮 

本次主题为“心阳虚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谢同学。

概念:心阳虚证是指心阳不足,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心悸怔忡,气短,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

症状:心悸怔忡,气短,动则气促,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自汗,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

舌象: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

脉象:沉迟无力,细弱或结代。

辨证要点: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或心痛)+寒象(阳虚见症)。

病因

1.禀赋素弱,年老脏腑阳气虚衰,久病阳虚及暴病耗伤心阳所致

2.心气不足,日久寒自内生,而致心阳不振

病机

1.心阳虚衰,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心悸怔忡

2.胸阳不展——轻则胸闷气短

3.阳虚寒凝,血运无力→心脉痹阻不通——重则心胸憋闷、疼痛

             → 血脉淤阻——则面、唇、舌青紫

             → 脉气不相接续——则脉结或代

4.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故见形寒肢冷、面色晄白

5.心阳虚衰,卫外不固——则自汗

发展转归:1.本证反复发作,病情可加剧,严重者转变为心阳暴脱证。

2. 本证迁延日久,阴寒内盛,痰浊凝聚或淤血阻闭,可成为心脉痹阻证。

3. 心阳虚也可导致肺气受损,使心肺功能俱衰。

疾病范围:

中医:本证常见于心悸 、胸痹、心痛、喘证、虚劳等病证。

西医:本证常见于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经衰弱等疾病过程中。

类证鉴别

1.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

相同点:两证都是心脏机能衰减,均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自汗、神疲乏力、脉细弱或结代等症。

不同点:前者无阳虚寒象,以气虚的症状为主。本证多由心气虚证发展而来,伴有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

2.寒凝心脉证与心阳虚证

相同点:两证均有心胸疼痛、畏寒肢冷等症状。

不同点:前者胸痛剧烈,遇寒则剧,得温痛减。阳虚内寒基础上,外感寒邪。本证偶有心痛,且多较轻。阳虚生内寒。

3.心阳暴脱证与心阳虚证

相同点:两证均有心悸、怔忡、胸闷、心前区疼痛、畏寒、肢冷、自汗、乏力等症。

不同点:前者病情危急,突然出现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呼吸微弱、口唇青紫、面色苍白、神志模糊等。(心阳虚+亡阳)。本证多无此见症。

治法:温补心阳

主方: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合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

两方合用,能温心阳,益心气。

加减应用

1. 兼脾肾阳虚者:合用右归饮(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杜仲、附子、肉桂、炙甘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2. 阳虚水饮凌心者:合用真武汤(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温阳利水

3. 若阳虚寒凝心脉而心胸疼痛者:加川椒、吴茱萸、细辛、川乌——温经驱寒止痛

4. 心胸刺痛者:合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活血行气止痛

治疗要点

心阳虚时,痰浊阴邪凝聚于胸,致使不通则痛,阳虚为本,痰浊为标,治疗时必须通补兼施。附子、桂枝辛温通阳,是治疗本证的要药,根据病情掌握剂量及药物配伍,常有很好的疗效。

厥心痛中属心阳虚者,多见形体丰腴之人,其人多夹痰湿,而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疗时要注意健脾燥湿化痰。

经方治疗心阳虚证

桂枝甘草汤——温振心阳法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加桂汤——温阳降逆法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法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栝楼薤白白酒汤——通阳宣痹法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炙甘草汤——阴阳双补法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四逆汤——回阳救逆法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法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