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为“小肠实热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郭同学。
一、基础回顾
一)内经描述: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所谓:“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日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膀胱热移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便秘、口疮)。小肠热移于大肠,为虑瘕,为沉(腹中积块、痔疮)。
《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咽喉、小肠者,传送也。小肠胀者,少腹膜胀,引腰而痛。
《灵枢-本脏第四十七》: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心应脉。--心 与小肠互为表里,应脉主要是心的关系,就是心主血脉。
二)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指小肠接受盛纳食糜并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的机能。 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 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小肠受盛化物机能失调,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小肠主泌别清浊,指小肠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 并将其分为清浊两部分的生理机能。其中清者,即谷精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转输至全身,灌溉四旁;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津液,在胃与小肠之气的作用下经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精微与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就会出现便溏、泄泻等症。
3.小肠主液: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机能。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其中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如《类经.藏象类》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日化物出焉。
二、概念及疾病范围:
概念:小肠实热证是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以小便赤涩、灼痛为主症的证候。
疾病范围:
1、中医本证常见于血尿、淋证、不寐、口疮、小儿夜啼等病证。
2、西医本证多发生于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口腔溃疡、鹅口疮、小儿夜啼等疾病中。
三、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主症: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症状: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尿道灼痛,甚则尿血。
舌象:舌红,苔黄;
脉象:细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便不利、短赤灼痛兼见心火亢盛症状为诊断依据。
四、病因:
1、心火亢盛,心热移于小肠。
2、感受温热病邪,火热炽盛于小肠。
五、病机:小肠泌别清浊,与心相表里,主液,与二便生成关系密切。
——小肠实热或心火循经,移热于小肠,致泌别清浊失职,热灼津液,故小便赤涩不利。熏灼尿道则尿道灼痛。
——火热灼伤血络则尿血。
——本证多同时兼有心火亢盛,故心烦,口舌生疮。
——热盛伤津,则口渴。
——里热炽盛,故舌红苔黄,脉数。
六、类证鉴别:
1、心火亢盛证
两证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常常相互兼见。但心火亢盛证以心神扰乱症状为主;本证以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等下焦热盛之证为主。
2、膀胱湿热证
两证均有排尿异常,如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等,但膀胱湿热证多有小腹胀痛、腰酸等症,尿频、尿急症状更为突出,一般无心火亢盛之表现。
七、发展与转归:
本证与心火亢盛证密切相关,小肠实热,可以上炎于心,转化为心火亢盛证。膀胱贮藏、排泄尿液,小肠实热,可影响于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故本证有时可转变为膀胱湿热证。
八、相关治法:
【治法】清心利水养阴
【主方】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
【功效】清心热,利小便,导热下行
【方义】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临证加减】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黄芩以清心泻火;小便不通,可加用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口渴甚者,加用芦根、白茅根等生津利尿;血尿者,加旱莲草、小蓟、仙鹤草等以凉血止血。
【治疗要点】本证为心火下移于小肠,故治疗时要清心泻火,方可收效。火热易伤阴液,利水亦易伤阴,故处方用药时,须清热与养阴并用,做到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滋阴而不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