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为“寒湿困脾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彭同学。
一、概念:寒湿困脾证是指由于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
二、临床表现
主症:脘腹痞闷,口腻纳呆,头身困重。
临床症状: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而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
舌象: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
脉象:脉缓弱或沉细。
三、辩证要点: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与寒湿内盛的表现共见为辩证依据。
四、病因
1.饮食失节、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停滞中焦
2.冒雨涉水、久居潮湿、阴雨天气,寒湿内侵伤中。
3.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
五、病机
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则脘腹痞闷或痛,纳少,便溏。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呕。若阳气被寒湿所遏,不能温化水湿,泛溢肌肤,则可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湿邪阻遏清阳,故头身困重。寒湿困阻中阳,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则见面目肌肤发黄,其色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可见妇女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六、疾病范围
中医:多见于腹胀、胃痛、胃痞、泄泻、痢疾、呕吐、水肿、黄疸、臌胀、带下等病证。
西医: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盆腔炎等疾病中。
七、发展与转归
1.寒湿中阻,可损伤脾气,脾虚则生湿,转为脾虚湿困证。
2.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本证日久必伤脾阳,导致脾阳虚证。
3.寒湿内困,郁久化热,转为湿热蕴脾证。
4.阴黄日久,可致肝气郁结,脉络瘀阻,成为臌胀、积聚证。
八、类证鉴别
1.脾虚湿困证
同:均以湿为患,均有湿邪困阻阳气的临床表现。
异:脾虚湿困证是脾虚生内湿,病程较长,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证是感受外邪,病程较短,多为实证。两证可以相互转化。
2.湿热蕴脾证
同:均属湿邪困脾之证,均见脘腹痞闷、肢体困重、大便溏薄等症状。
异:湿热蕴脾证兼有口苦、小便黄赤、苔黄脉数等热象;本证兼有四肢水肿、尿清色白、苔白、脉缓等寒象。
九、治法:温中化湿
十、方药
1、胃苓汤
【组成】白术 桂枝 猪苓 茯苓 泽泻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五苓散合平胃散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2、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 半夏 白术 茯苓 白芷 紫苏 陈皮 大腹皮 厚朴 桔梗 生姜 大枣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方中藿香辛温芳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和中,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重用为君。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助运,除湿和中以止泻,助藿香内化湿浊以止吐泻,同为臣药。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加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用为使药。诸药相合,表里同治而以除湿治里为主,脾胃同调而以升清降浊为要。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寒热、吐泻、腹痛诸症可除。感受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症见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苔白厚腻者,亦可以本方散寒祛湿,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治疗要点:
1.治湿有芳香化湿、运脾燥湿、利水渗湿,治疗时应酌情并用。
2.脾恶湿,湿易困脾,故治湿均以健脾为中心,治疗时要注意处理好脾困与湿阻关系,使湿去脾健,脾运湿去。
3.湿为阴邪,无温不化,故用药应兼以温运。
十一、小儿泄泻案
刘某,男,1岁,2008年1月14日初诊。
主诉:腹泻半月余,加重2天。
现病史:患儿半月前开始腹泻,大便色黄,为水样便,日7~8次,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家长予小檗碱、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症状减轻,但仍腹泻,日3~4次;2天前患儿外出受凉,腹泻加重,日10余次,遂来诊。刻下症见:腹泻,蛋花汤样便,无黏液,纳差,无呕吐,睡眠安,小便可。查体:精神欠佳,营养一般,口唇淡红,咽淡红,扁桃体无肿大,呼吸略促;心、肺、腹未及异常。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舌脉: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中医诊断:泄泻。辨证:寒湿困脾。
西医诊断:婴幼儿腹泻。
治法:燥湿健脾,化气行水。
处方:胃苓汤加减。苍术6g,厚朴3g,陈皮6g,茯苓9g,泽泻9g,猪苓9g,肉桂3g,诃子1g,炙甘草3g。3剂,日1剂,水煎服。嘱莲子肉、薏米、红枣少许煮粥喂服。
复诊(2006年1月16日):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日3~4次,呈糊状,无腹胀、腹痛,无呕吐,无发热,纳少,眠可,小便可,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寒湿困脾渐化,湿困脾胃犹存。守法继调,上方去诃子,加砂仁、藿香各9g,以增醒脾化湿之力,5 剂,日1剂,水煎服。尽剂而愈。
按语:
婴幼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与成人腹泻每有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①发病率高,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②季节性强,以夏秋暑湿季节发病最多;③饮食不节者居多,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不慎,喂养不当,以致损伤脾胃运化功能,乳食不化而成腹泻;④发病容易,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容易引起其他变证。
小儿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以致泄泻。如《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云:“夫泄泻,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胃苓汤出自《丹溪心法》,为平胃散与五苓散的合方,适用于病位在脾肾,病性属寒,基本病机为寒湿困脾、肾失气化、水液失调者。本方常用于以下四类见证:①水泻,大便清稀如水,一日数次;②水泛为肿,下肢尤甚;③湿阻中焦,脘痞腹胀,食少便溏;④湿滞体表,肢体重痛。上述病证以舌淡、苔白、脉缓为辨证要点。
本案患儿腹泻每日数次,为水样便,臭味不著,为水泻,审其舌脉,均为胃苓汤适应证,方中茯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湿,利小便而实大便;陈皮、厚朴既可醒脾化湿,又可疏畅气机;苍术燥湿健脾;肉桂既可助肾化气,又可温通经脉;稍佐诃子涩肠止泻,以缓泻下急迫之势。
关于收涩药在小儿腹泻病中的应用,在临床上把握以下3个指征:苔净,腹软,溲清。以上指征提示邪去或邪少,此时运用收涩药不会有闭门留寇之虞,但也不绝对,患儿一日内腹泻次数多,泻下急迫时,即使没有以上3个指征,亦可稍佐收涩药,以缓泻下急迫之势,保护气阴,以防变证。
十二、叶天士治疗脾脏寒湿
1.运补脾阳,理气化湿法
此法用于脾阳伤,阳气不司流行,寒湿浊阴乘阳而成䐜胀、跗肿等肿胀病证。常以生白术、附子、茯苓、厚朴四味药为基础方,可认为是四君子去参草加附子厚朴方。
加减:若本有食积,或运化无力,出现食下胀满,可佐陈皮;太阴之气郁闭,出现䐜胀与便溏或大便不爽同时出现时,喜加荜茇;若寒湿困脾无以转运阳气于四肢、肤表,而出现四肢麻木、肌腠有气瘿结等症时,加桂枝通行四肢肌腠阳气。
2.温脾燥湿,淡渗利水法
此法常用于寒湿郁脾,脾阳失运之泄泻等证,常以胃苓汤去甘草为基础方加减。与上证脾阳不足、寒湿内生相比,此证偏实,以寒湿困郁脾阳为主。因此上方用白术以补,亦可除胀;此方以苍术以运,亦可燥湿止泻。上方用及附子、干姜等补火温阳之品,本方则用厚朴、茯苓、陈皮、泽泻等温脾燥湿分利之品。若寒湿浊阴之气深伏太阴、固结不解,出现四肢冷、神倦不语、 腹满胀等症,则加草果、荜茇等,《本草汇言》云:“草果气味香辛而热,香能达脾,辛能破滞,热能散寒与湿......是皆寒与湿之为病也,用草果并能治之” 。
加减:对此方的加减更侧重于温阳化湿,而减弱健中消食理气的作用:若寒湿太盛,久泄不愈而伤肾,则加益智仁,此药通涩兼备,既可温脾燥湿又可温摄止泻;若治泄泻时须用分利之法,但并无小便不利、小便全少等症时,常去猪苓,恐其渗利过度;若寒湿郁结,脾阳不升,胃气不降,出现恶心、微呕等症时,常佐藿香梗。
3.开宣脾阳,辛燥化湿法
常用此法治疗脾疟,可见舌白、脘闷胸痞、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或肢厥等症,方用四兽饮加减。四兽饮方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与卫气相得,发为疟疾,悉主之。兼治瘴疠最效”,组成:半夏、茯苓、人参、草果、陈皮、甘草、乌梅肉、白术、生姜、大枣。加减:常去方中人参、乌梅、甘草、白术、大枣等阴柔补药,再加厚朴,即以厚朴、草果、陈皮、半夏、获苓、生姜为基础方,变原方通补之剂为宣通之剂,正符合叶天士:“太阴脾疟,必有寒湿凝阻其运动之阳”之论。 若又兼有肠胃饮食积滞,加木香、香附理气化滞;如确有脾阳虚损而有气闷胀满等症,则保留白术以补虚兼治虚胀,但仍不用人参,如叶天士所云:“浮肿腹胀,人参未能多用,权以生术代之”;若出现脘闷者,说明脾阳不宣影响上焦胸院气机,则加杏仁宣降肺气;若脾阳受损出现恶心呕吐、不饥纳呆、泄等症而无胀满气闷时,加人参,或用四兽饮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