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传承课堂>>正文
 

 
医林探寻(第三十一期)——胃火证
2024-07-16 23:11 李厦妃,肖吉亮 

本次主题为“胃火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李同学。

概念:胃火证是由于胃中火热炽盛,胃受热灼,失于和降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胃脘灼痛嘈杂,或消谷善饥、齿龈肿痛出血。

症状:胃脘灼痛,嘈杂泛酸,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口臭,或牙龈肿痛、出血、溃烂,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舌象:舌红,苔黄

脉象:滑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胃脘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为辨证要点

病因:

恣食辛辣、高粱厚味,嗜食烟酒,酿成内热,热郁化火

五志过极,情志不舒,化生火热,热炽于胃

热邪犯胃,或六淫之邪不解,日久化燥化热,以致胃火亢盛

病机:

胃脘灼热则胃火内炽,灼烧胃体;消谷善饥为胃火亢盛则机能亢进;渴喜冷饮为胃火灼伤胃津;嘈杂泛酸为火热内扰,胃气上逆;口臭为胃中浊气上逆;肿痛溃烂为胃络于龈为胃火循经上熏,熏灼腐蚀牙龈;牙龈出血为胃火灼伤血络;便干,尿短黄为胃火伤津,下伤于肠,肠道失润;舌红苔黄为邪热内盛,脉滑数为热加速气血流行。

发展与转归:

胃热内炽,伤及于肠,燥屎内结,转变为胃肠热结证

胃热日久伤阴,出现咽干口燥、舌红苔少,成为胃阴虚证

胃热严重,热邪循足阳明经的别经上熏于心,影响心神,成为胃热熏心证

疾病范围:

中医 本证常见于胃脘痛、消渴、呕吐、牙龈肿痛、吐血等病证中

西医 本证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牙龈炎、急性口腔炎、糖尿病等疾病中

类证鉴别:

阳明经证 两证均为胃脘实热证。但阳明经证是无形之邪热弥漫蒸腾于表里内外所致,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临床特征;而胃火证是热炽盛于胃,熏灼胃体及胃络所致,以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嘈杂口臭、牙龈肿痛为临床特征

胃肠热结证 两证都属于胃的热证,均有便秘、口臭、口渴、尿短黄等热象。但胃火证的病变部位是胃腑及胃经循行的头面部,病邪是无形热邪,胃脘灼痛嘈杂并无拒按;而胃肠热结的病变部位在胃与肠,病邪是有形热结,脘腹疼痛并拒按,大便秘结更为突出

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与胃火证都有热象,但胃阴虚证是虚热证,常见胃痛隐隐,食少或饥而不食、干呕、舌红少苔、脉细数;而胃火证是实热证,常是胃痛急迫、多食易饥、口臭口渴、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

治法:清胃泻火

主方:清胃散(黄连、生地、丹皮、当归、升麻)

玉女煎(石膏、熟地、知母、麦冬、牛膝)

两方合用,清胃火、养胃阴。若多食善饥,嘈杂口干者,去升麻加玄参、石斛、花粉;若牙龈肿痛、口臭便秘,加大黄;鼻衄、齿衄者,去升麻加白茅根、龙胆草;胃脘灼痛、吐血紫暗或鲜红者,加服大黄粉或三七。

治法要点:

本证因于胃中实火,故清胃泻火为正治之法,多用黄连、山栀、大黄、石膏、知母等药。胃火炽盛者,常易引起出血,治疗一要治火,二要治气,因为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就是降火,气降则胃和,大黄治疗胃热出血疗效显著。胃火若属中消者,虽为胃热,但阴虚是本,在清胃热时应滋润胃肾。治本证的药物多为大苦大寒,“寒凉败胃”,要注意药物配伍,且不宜久服。

病案:

方某,女,36岁,农民,江西南城县人。2005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胀痛、胸骨后灼热1月。

病史:一月来胸骨后烧灼如焚,胃脘胀闷疼痛,饮冷水方舒,嘈杂易饥,嗳气时作,口苦口干,尿时前阴灼痛,大便正常,纳可,头晕,欲寐。舌质偏红,苔黄,脉细数稍弦。胃镜诊断为食管广基息肉(0.4cm×0.4cm)、浅表性胃炎,Hp(+)。

——《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辨证:胃热炽盛,胃络瘀阻。

治法:清胃泄热,散瘀和中。

处方:清胃调中汤主之 黄连4g,黄芩10g,大黄3g,蒲公英30g,半夏10g,白芍15g,白术15g,北沙参g,丹参15g,石见穿15g,枳壳12g,厚朴10g,海螵蛸15g,莱菔子12g,14剂。

二诊:胃脘痛缓解,嘈杂已除,灼热减轻,尿痛消失,咽喉时痛。守方去黄芩,加肿节风15g,白花蛇舌草15g。14剂。

三诊:灼热已轻,胃胀消失,纳增,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稍数。前方去肿节风,加党参10g,蒲公英改20g,14剂。

四诊:胃已无不适,时有头晕。复查胃镜:浅表性胃炎,息肉消失,Hp(-)。病已痊愈,再服下方2周,以补益脾胃,和胃调中,巩固疗效。处方:姜半夏8g,党参15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2g,黄连4g,蒲公英15g,石见穿15g,丹参12g,海螵蛸15g。

按语:本方为何师的清中调胃汤加减,由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和戊己丸加味而成。胃为中焦燥土,胃有炽热,必及心肝。苦寒三黄配以蒲公英泻胃热,兼以清心、肝之火,佐以辛温之半夏、吴萸辛开苦降,开郁降逆,以助解郁火清蕴热;白芍、沙参酸甘柔润,既可润养肝胃以缓其急,又能制约苦寒、辛温诸药燥烈之弊;枳壳、厚朴、莱菔子行气导滞以助通降,石见穿、丹参活血化淤止痛,海螵蛸收涩和胃以制酸。全方寒温相伍,升降相成,刚柔相济,苦寒而不碍阳,燥烈而不伤阴。

拓展延伸——胃热常用药

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泻胃火。

主治:胃火炽盛证。蒲公英以其功专阳明,清胃中之火,又不损土而著称,无论外火内火、实火虚火均可使用,可常用、久用和大剂量用。

《医林纂要》云:蒲公英“补脾和胃,泻火”。

《本草新编》:“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

配伍:常与栀子、黄连、石膏等配伍,以增强清胃火之效;或单独使用,用于素体脾胃虚弱,而胃火炽盛者。

拓展延伸——胃热外治法

皮硝(或芒硝)外治。用皮硝(或芒硝)30g,以薄纸包成方形,外加一层纱布,敷于胃痛部,再用布带围裹固定,卧时加盖衣被。翌晨取下,清洁皮肤,如法再敷。如属卧床患者,不分昼夜均可外敷,凡得温而使皮硝(或芒硝)潮解者效果尤佳。潮解后取下,再如法外敷,直至疼痛控制后再用药1~2次。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因食滞内停而诱发疼痛者,或胃中郁热,脘痛有灼热感的患者。

——《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

拓展延伸——胃蕴热质调养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多吃寒性食物,如豆腐、青菜、莴笋、芹菜、银耳、苦瓜、丝瓜、冬瓜、绿豆、赤小豆、西瓜、鸭肉、鸭蛋等。少吃辣椒、花椒、胡椒、大蒜、姜等辛辣之品,忌食狗肉、羊肉、鹿肉等热性食物。禁喝白酒。

运动调养:热性体质者多为燥热亢奋,体育锻炼以柔缓清静或动静结合的运动为佳,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瑜伽等。运动时不宜出汗过多,运动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药物调养:清泻胃热,育阴养胃。代表方为清胃汤、泻黄散等。

清热调胃茶:蒲公英10g,莲子心3g,甘草3g。泡茶饮用。

拓展延伸——吴瑭“胃体阳用阴,重在滋胃阴”

吴瑭《温病条辨》对胃的生理特点二处提出“体阴用阳”

胃之体阳,是指胃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具有温热、运动的特性。水谷之所以能腐熟,必需胃体充足的阳气,清代程郊倩云:“无消磨则不化。”“消磨”的过程,即是胃体之阳所体现的功能。

胃之用阴,是指胃需腐熟水谷的重要物质,具有液伏而濡润的特性,亦即是胃中之津。吴瑭曾论述胃津的重要性,认为“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

胃阳亢盛则呈胃热之证。又因肝胃密切相关,肝火犯胃,胃阳有余,出现肝胃郁热,治宜清胃或泄肝和胃。阳盛则阴虚,胃阳有余者,易耗胃阴,导致胃用不足。故清热之中常佐以护阴、养阴之品。清热药物本身也具有护阴之意,当然,清热不能过于苦寒,以免苦燥耗阴。

治疗外感温热病或内伤杂病,均应重视胃阴。对外感温热病吴氏强调“滋阴不厌频繁”,对内伤疾病特别是胃病,也要处处维护胃阴。

拓展延伸——吴瑭“甘凉、酸甘”滋阴

甘凉滋阴法

吴氏立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生地、玉竹),是甘凉养胃的代表方。吴氏认为“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取益胃,用之义也”,对甘凉法滋养胃阴的机理和益胃汤的方义,作了恰当的概括。

甘能入脾胃经,凉能制其郁热,甘凉相合,能清养脾胃。不仅如此,甘凉亦能作用于肺,养肺清金。盖脾胃为后天之本,精微气血上奉于肺,故吴氏谓“胃土为肺经之母也”。“凉”次于“寒”,凡内伤杂病的郁热证候,运用凉法较广而且较安全。故益胃汤既可用于胃病阴虚证候,却又不局限于胃病。诸凡肺胃阴虚或肝胃阴虚之证,均可据证参用。即使胃阴虚的临床表现不甚显著,肺阴虚或肝阴亏虚之证亦可参用。一般笼统所说的阴虚证候,基本上都包含胃阴的不同程度亏虚。言“益胃”是通过胃阴的来复,使阴液输布全身以滋养他脏。于此可见,养阴者必须养胃,故益胃汤的适应证也比较广泛。

吴氏甘凉法适用于肺阴虚者,尚有清燥汤(麦冬、知母、生地、玄参、人中黄)。适用于脾阴虚者,尚有三才汤(人参、天冬、干地黄)。

甘凉、甘寒,药性相似而程度有所差异。然而,吴氏立“甘寒法”数方如沙参麦冬汤、玉竹麦冬汤、五汁饮等,所列不少药物仍以甘凉为主,梨汁、鲜苇根汁和天花粉等,虽有甘寒之名,实无寒凝之性,故亦可认为属于甘凉法的范畴。

酸甘滋阴法

吴氏在上述甘凉药物中参用酸昧药物如乌梅、白药、木瓜、开味子等,称为酸甘法,并据酸甘药物具有化生阴液的效应而称为“酸甘化阴”法。此法不仅可适用于外感温热病,也较广泛地适用于内伤杂病,酸甘相合,气阴兼顾。

吴氏“酸甘化阴”法之方剂有加减生脉散(沙参、麦冬、五味子、丹皮、生地)、麦冬麻仁汤(麦冬、麻仁、白芍、首乌、乌梅、知母)、人参乌梅汤(人参、乌梅、莲子、木瓜、山药、甘草)等。酸味药具有柔刚、敛液的作用。酸属阴,与人体之阴(液)同类。胃用阴,其液酸,故酸味药具有养胃滋阴之功用无疑。

酸味药能柔肝体(阴)而制肝用(阳)。既可用治肝阴不足,肝阳有余之证,又能通过制肝用而消除对胃腑的病理影响,故酸剂能兼治肝胃同病。胆附于肝,共主疏泄,肝经湿热久蕴而成结石者,酸药借其柔能制刚之性,而利于结石之溶解。

酸能敛液、生津,津液得以维护。酸亦能敛气,凡证见肺气亏耗者,酸药亦能敛摄肺气之耗散。老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酸药敛阴摄气,酸甘可以化阴,故具有抗老防衰的药理作用。

甘入脾胃,甘温者主要补脾气,温脾阳。甘而微凉者,主要入胃,清养胃阴。甘而微温者如党参、怀山药、莲子、炙甘草等,补而不滞,味甘而不燥。若与酸药相合,酸甘既能差阻,兼能补气,有利于气化功能的增强而达到滋生阴液的目的。所以“化阴”二字,立意曲妙。“化”有化生之意,使甘药具有配伍酸剂以化生阴液之功,成为别具特色的一种治法为酸甘化阴法。

4F363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