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题为“胃寒证”。主讲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李同学。
概念:胃寒证是指由于寒邪侵犯胃腑,表现为脘腹冷痛为主症的实寒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突然出现的胃脘冷痛与呕吐;
症状:胃脘冷痛,甚如伏冰,痛势暴急剧烈,遇寒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泛吐清水,肢冷不温;
舌象:舌淡苔白;
脉象:弦或沉紧;
辨证要点:本病发病急骤,以胃脘冷痛剧烈和实寒证共存为特征。
病因:
1.过食生冷、寒凉之品,使胃阳被困,寒凝气滞;
2.夏暑之季,贪食生冷或夜卧风凉,寒邪直中积于胃腑;
3.过用寒凉克伐之药,使胃阳受损。
病机:
胃脘冷痛剧烈,甚如伏冰,遇寒则剧,寒主凝滞收引,寒邪犯胃;痛减,寒得温则散;痛势暴急,证属实;恶心呕吐,胃气上逆;痛减、吐后气滞暂时舒缓;泛吐清水,口淡不渴 ,寒伤胃阳,水饮不化而随胃气上逆,肢冷不温 寒邪伤阳,阻遏阳气,不能外达,舌淡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阴寒内盛,凝滞气机之象。
发展与转归:
反复感受寒邪,可使胃阳受损,若出现空腹冷痛,得食得温则减,提示已发展成为胃虚寒证。
寒邪损伤胃阳,阳不化水,可转化成为饮停胃肠证。
疾病范围:
中医:本证常见于胃脘痛、呕吐、泄泻等病证中。
西医:本证见于急性胃炎、溃疡病急性发作、胃痉挛、急性肠炎等疾病之中。
类证鉴别:
胃阳虚证:本证与胃阳虚证性质同属胃寒,两者的胃痛均是冷痛喜温,均因受寒而发作或加剧、并有全身的寒象。本证属于外寒、实寒证,胃阳虚属于内寒、虚寒证。本证发作突然,病程短,与受凉及饮食有关;胃阳虚证疼痛多发生在空腹,进食则缓解,病程长,病势缓。
寒饮停胃证:两证均有寒邪犯胃所致脘腹胀满,泛吐清水,遇寒则重等。但寒饮停胃证为阳虚饮停,重在于饮,故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涎、头晕目眩等;而胃寒证为寒邪犯胃,重在于寒,故以胃脘冷痛为主症。
治疗:
治法:温胃散寒
治方: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方中高良姜味辛大热,温中暖胃、散寒止痛;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两药相配,一散寒凝,一行气滞,共奏温胃散寒止痛之功。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以增加温中祛寒之力;形寒身热者,加紫苏、藿香以疏散风寒;兼见胸脘痞闷,加木香、枳壳以行气除胀。
治疗要点:
本证属实寒之证,法当温中散寒,但寒邪可凝阻气机,故应辛温散寒与理气止痛之品合用,如选用高良姜、香附、荜茇、吴茱萸等。因本证起病急,病情短,用药多辛温,故应中病即止,以免辛温香燥耗伤阴血。
病案:
王xx,女,40岁,农民,住咸阳市秦都区钓台乡。
1990年1月3日初诊:胃脘疼痛30余年加剧一年。患者自幼即患胃脘疼痛,30余年来曾多方治疗,时轻时重,终未根治。近年余,突然加剧,发作时,如刀割锥刺,难以忍受,痛不欲生,即往西安某军医大及某医科大等附属医院经B超、胰胆造影、X片等检查,诊为“先天性肝总管左肝管扩张”,经治乏效。二月前,于西安某军医大学附院住院,行“胆囊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术后疼痛不仅未减,反益增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翻滚呼号,如历酷刑。迭经更医,竟无寸效,患者遂有弃生之念。
今特来诊,刻证: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昨夜剧烈发作两次,疼如刀绞,令人窒息。伴有口苦,食后呃逆阵作。大便干燥,2~3日一行。患者泣述剧烈发作,冬季较频,经期、劳累、食不易消化食物后易诱发,痛时局部拘挛胀闷并引及少腹,有欲小便感,必登厕解溲,历时约1~6小时,用“阿托品”后可暂轻缓,少时又复痛如故,现每日皆发,实难忍受。
舌淡红暗,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
——《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南》
辨证:证属寒瘀内凝之胃脘痛
治法:治宜温中散寒,化瘀止痛
处方:桂枝8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附片8克(先煎),炒枳实10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丹参18克,檀香6克,砂仁8克,炒川楝10克,虎杖10克 。 3剂,水煎服
复诊(元月7日):药后脘痛略减,纳食觉香,矢气频转而便通,余证基本同前。拟上方加制川乌4克(先煎),细辛3克,虎枚改为12克。 6剂,水煎服。
三诊(元月14日):药后疼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程度亦减轻,可以忍耐,仅前天及昨天夜间发作两次,呃逆未作,仍以上方继服30余剂,疼痛逐渐消失。
2月15日患者一展愁容,欣告,疼痛已除。为巩固疗效,处方:制川乌6克(先煎),附片10克(先煎),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白芍15克,细辛4克,元胡10克,台乌10克,砂仁8克,降香8克,苡仁30克,桑寄生15克,香附10克,7剂。
一年后随访,病未复发,身体康健。
按语:本例胃脘疼痛30余年,近年来加剧,曾在某院手术治疗,术后疼痛反增剧,观其痛势剧烈,且有口苦,大便干燥难行,胃脘胀闷,颇似热结胃脘,腑气不通之阳明燥结所致。但仔细推敲,病人剧烈疼痛而不伴有热感,且冬季易发,舌淡红而暗,苔白不黄,脉沉细无力,当是寒证可知,乃因寒凝胃脘,气机不通,久而不散,气滞血瘀,寒瘀交阻,气机凝滞,故痛痛剧烈而作。胃脘胀闷不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肾关不固,故痛时小便自遗。寒凝气机不通,加之阳虚不温,便行迟滞,故大便结而难行。寒凝胃脘,胃气不降,浊阴上犯,而作呃逆。可见,寒热之证仅在毫厘之差,若误寒为热,投以苦寒通络之品,雪上加霜,祸不旋踵。故治用温中散寒化瘀,方遵乌头桂枝汤之意化裁,以桂枝、白芍、炙甘草、附片、砂仁温中散寒,通阳散结,加枳实、香附、檀香,理气止痛,加延胡索、丹参、炒川楝,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少佐虎杖,行瘀兼通导大便。3剂之后,虽矢气得通,纳食觉香,但疼痛略减,说明药已中的,然力弱病重,寒凝未解,故加川乌头、细辛、乌头与附子同用,以增强散寒通阳之力,守方继服30余剂,30年之顽固疼痛顿消。故将上方稍作更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拓展延伸——胃病用“姜”选择
姜有生姜、干姜、良姜、炮姜之别,同具温中祛寒之性。胃病用姜,有单用,也可合用。
(1)胃寒用良姜或干姜,外寒犯胃用生姜。内外俱寒者,良姜(或干姜)与生姜同用。
(2)胃中有饮,饮水即吐,干姜与生姜可以同用。
(3)凡胃病见呕吐者,生姜打自然汁滴入汤剂中,并可先滴于舌上少许,然后服汤药。或将生姜切片,嘱病人嚼姜,知辛时吐渣服汤剂,可防药液吐出。
(4)脾胃气虚,腹痛隐隐,畏寒喜暖,大便溏泄,良姜可与炮姜(或炭)同用。
(5)脾胃气虚,不能摄血,脘痛便血色黑而溏,腹中鸣响,宜用炮姜或炮姜炭。
上述用姜的量,根据病情并参考患者平素饮食习惯,如喜吃辛辣者,用量适当加重。
——《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安》
拓展延伸——胃寒外治法
丁桂散加胶布外贴 用公丁香、肉桂等量研成极细粉末。令病人仰卧,先用热毛巾擦上腹胃脘部,俟皮肤已干,将药粉少许掺于中脘穴或痛处皮肤上,外贴约4cm×4cm白胶布1~2层。至翌日揭去胶布,清洁皮肤,隔半小时许再敷药贴胶布。如果痛较著者,还可在所贴胶布处加艾条灸或热水袋贴慰,以助药力内行,但应注意艾灸勿烧焦胶布,热水不必过烫。适用于胃寒或气滞胃痛。
——《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