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医话选萃>>正文
 

 
四诊合参是上工
2018-04-16 12:55  

四诊是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病方法的合诊。四诊合参是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结合运用,相互参照,综合分析,全面掌握病情,从而对病证做出正确的判断,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在。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因四诊的手段各异,所提供的疾病信息各有侧重,所表述的病机并非完全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只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和四诊加以“合参”,才能克服难免发生的诊察失误。高明的中医,强调的是四诊合参,正如《灵枢》所云:“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仍可别也,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所以中医诊病,必须坚持四诊合参,只有全面收集疾病资料,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诊断。因每个医生对各种诊法的理解和积累的经验有所不同,故四诊的应用各有侧重,有人擅长望诊,有人专于切脉,但侧重不是偏废,片面强调某一种诊断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望诊是中医诊察的首要途径,《难经》说“望而知之谓之神”,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望神、望形态、望色泽、望舌等初步了解和掌握病人的阴阳、寒热、虚实状况和病情轻重、体质类型等。但这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结合问诊、闻诊、切诊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判断。但就有个别的所谓“神医”,不问病不把脉,只凭望诊就诊断开方,可能有时也能获得疗效,得到哗众取宠的一时效果,但这不是中医的原则和精神,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因为四诊合参才能使诊断更准确,辨证更精准,疗效更可靠。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把脉是切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有时在病机复杂的危重和疑难病证中,症脉不符,脉象的辨别极为重要,高明的医生往往能“凭脉而断”,以奇制胜。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切脉决不是中医唯一的诊察手段,脉象只能是辨证依据的一部分。现在有个别医生,病人刚落坐就把脉,不用病人开口,一切脉便能说出病人病有何症、病在何处、病起何因,紧接着开方施药,偶获一效,沾沾自喜,自诩是正统中医、铁杆中医、高明中医。其实这和中医原则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早在《内经》中已经对此做了严厉的批判。《素问·征四失论》指责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曾说:“脉乃四诊之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可见,仅凭脉辨证,故弄玄虚,是不符合《内经》精神的。这种陋习也影响至社会,一些病人,坐下来就要医生把脉,并让医生说出他患有何症何疾,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给予解释和回绝。

中医切诊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还包括了触诊,如腹部触诊(腹诊)、胸部触诊、四肢触诊、皮肤触诊、穴位按压等,获取的疾病信息同样对病证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故不能偏废。现在已进入了科学发达的新时代,高科技的医学仪器设备日新月异,这是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的发展与延伸,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科学方法为中医诊断服务,从而对疾病做出更全面、更准确判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高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

                                                                      选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