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医话选萃>>正文
 

 
湿证和湿热证的辨识
2022-11-01 21:51  

  湿证和湿热证在临床极为常见,临证时如何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辨识呢,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心得。


1.湿证的临床辨识


  导致湿病发生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湿邪侵入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证,春季和长夏季节雨水较多,气候潮湿,湿气易于伤人,故湿病多发。内湿证是湿浊内生,多由于脾失健运,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水湿停聚。湿邪的性质为阴邪,致病特点为六个字,即重浊、黏滞、趋下。


  湿邪导致的病证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这些主要症状和体征:

头部症状:头重如裹;面垢多;口腻口甜。

肢体症状:身体困重;关节重着;肢体水肿;湿疹流水。

胸腹症状:胸闷不展;脘腹痞满;纳呆呕恶。

二阴症状:便溏泄下利黏液粪便黏滞尿浊涩滞白带浊黏阴部潮湿。

舌脉征象:舌苔腻浊,脉缓濡滑。


  湿证见于多种疾病,但其不外乎以上这些临床表现。如湿遏经络则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关节重着;湿困脾胃则脘腹痞满、纳呆恶呕、口腻口甜、便溏泄泻;湿滞大肠则下利黏液、粪便黏滞;湿阻膀胱则尿浊不清、排尿涩滞;湿扰胞宫则带下黏浊;湿走皮肤则肢体水肿、湿疹流水。在以上这些症状和体征中,舌苔腻最为重要,绝大部分湿证患者都可见到腻苔,所以舌苔腻是湿证特征。


2.湿热证的临床辨识


  湿热证是湿与热合,熏蒸内外,阻遏气机而表现的证候。导致湿热证的原因也不外乎外侵和内生:外侵为湿热病邪自口鼻而入,蕴阻于内;内生多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热,内阻中焦;湿邪久羁,郁而化热,也可形成湿热之证。


  湿热证除上述湿证这些主症外,必定还兼有热象,常见的热象有发热、口苦、黄疸、尿黄、尿热、舌红、苔黄、脉数等。湿热证病位广泛,病种众多,病情复杂,但其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如胸闷脘痞、肢体困倦、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不同病位的湿热证又有各自的特殊症状,如:湿热蕴蒸证见有身热不扬、汗出热不退、肢体酸困等;脾胃湿热证见有脘痞腹胀、纳少、恶心欲吐等;肝胆湿热证见有身目发黄、口苦、胁肋胀痛、纳呆厌油等;大肠湿热证见有下利赤黄黏冻,或泻下黄色稀水等;膀胱湿热证见有小便频数、灼热涩痛,或混浊,或砂石,或脓血。精室湿热证见有遗精频作、尿后滴浊、小便热赤等。胞宫湿热证见有带下量多、色黄、黏稠秽臭、阴部瘙痒、糜烂等;湿热犯腰证见有腰脊酸胀、沉重、疼痛,痛处伴有热感。


  湿证和湿热证的辨证,首先要抓住其共性症状,然后辨别病邪所犯的病位,再确定证候的病因、病性、病势,以明确中医辨证,为下一步论治打下基础。


                                       选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