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 临床经验 | 传承课堂 | 医话选萃 | 典型病案 | 旴江医学 |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医话选萃>>正文
 

 
阴火证新识
2022-11-01 22:12  

何晓晖教授在临床上屡遇阴火之证,效东垣之法论治,屡试屡验,从而对阴火学说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阴火是一种假热,其性质属寒,现象为热,即“本寒标火”“真寒假热”,治法宜温忌清。阴火的发生机理:一是肾阳虚极,不能潜藏而反浮越,以致虚阳亢奋,而发生肾衰格阳之真寒假热之阴火证,病位主要在肾;二是脾气虚甚,清阳之气下流肝肾,占位而迫使相火离位外越,引起虚阳亢奋,而发生脾虚发热的阴火证,病位主要脾。后者就是《脾胃论》所论的阴火。

李东垣在《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著作中记述了阴火证的临床表现,如:“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土。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气,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综合李氏描述的阴火证,将其临床症状分为阴火旺(假热)和脾阳虚(真寒)两大类。阴火旺的症状有大热、表热、面热、烦热、烦闷、四肢发热、口渴、汗出、九窍不利、气高、头痛、脉洪等,这些症状是假象,是由于虚阳上浮与外越,扰乱卫表、头面、心神、官窍所致。脾阳虚的症状有不任风寒、精神少、动作喘气、懒于语言、自汗、小便数等。这些症状是真象,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推动无力,固摄无权所致。

阴火的假热之象有发热、自觉身执、面部烘执、烦执四肢发热、胃部灼热、大汗出、口疮、牙痛、头痛、口渴、脉浮大等。同时又有一派脾胃虚寒之象,如神疲体弱、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纳呆食少、肮院腹胀满、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肛门下坠、舌胖色淡,脉无胃气等。何晓晖教授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阴火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多见于慢性脾胃疾病日久不愈,如胃癌、胃肠手术后、胃下垂、慢性萎缩性胃炎、顽固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②病人整体观察为虚寒之体,如面黄无华、精神萎靡、疲惫乏力、懒言少语、恶寒肢冷等。③虽有热象,但与阳热之象有别。如身热而体温不高,或自觉有热而体温如常。恶寒恶风不怕热,四肢热而触之不温;烘热烦热时有时无;汗出恶风,动则更甚;口渴不思饮,或喜热饮;口疮、牙痛含热水反舒等。④舌象、脉象具有重要诊断意义。阴火证舌苔可有厚薄黄白,但舌体多胖而色淡。脉可有大有小,但均无胃气。浮大之脉,浮而无根,重按则无;大而乏力,缓散软弱。沉细之脉,急促模糊,来去无力。

对阴火的治疗,《脾胃论》说:“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唯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火则愈。”李东垣一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常规,运用以反求平的施治原则,以顺应机体升降运动的自然趋势,调复阴阳升降运动。

何晓晖教授遵李氏“甘温除热”之法,常用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等治疗阴火证,用药精到,多出奇制胜,疗效显著。他认为以甘温为主治疗阴火证,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本证主要病机是脾气虚衰,运化失司,所以治疗关键在于振奋脾胃,健脾益气药剂量宜大,药力宜足。②阴火的发生,因于气机升降失调,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而致阴火上乘,故必须调协气机之升降,柴胡、升麻、葛根主升,枳实、枳壳、厚朴主降,宜升降配合应用。③脾胃虚弱,必致中焦失衡,阴阳气血紊乱,所以在健脾益气的同时,仍应调理阴阳气血,平衡中焦。④阴火虽其性为阴,但亦属于火,所以《脾胃论》中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均在温补之中佐以少量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泻火之药,以反求平,达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效。

李氏创立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是治疗阴火证屡治屡验的千古名方。该方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扶脾之气,用柴胡、升麻升脾之阳,以复枢机升降之职,使元气内充,清阳得升,阴火自息。阴火证主要病机是脾气虚衰,但气虚无以生血必兼血虚,气虚无以推动必伴气郁,脾虚不能运湿必兼湿滞,火郁日久损津耗液必伴阴伤,所以在益气升阳的基础上仍要佐以补血、行气、运湿、养阴。补血用当归、大枣,行气用枳壳、陈皮,运湿用苍术、茯苓,养阴用葛根、沙参。方中黄芪、白术、枳壳、葛根剂量要大些。何晓晖教授常常少佐莱服子,使升中有降,补而不滞。

脾虚阴火证举例:

病例1:吴某,女,62岁。

主诉:食道癌术后低热半年余。

病史:今年3月因吞咽困难被省城一家三甲医院诊断为“食管癌”,并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经5次化疗,身体日益虚弱,进食减少,于5月上旬始出现低热,经当地医院和原手术医院中西医治疗低热仍持续不退。诊时身有低热(腋表37.7°℃ ),两颧时时烘热,手心发热,心烦,口干,胸骨后梗塞不利,时泛酸,纳少,消瘦。初看似“阴虚发热”之证,前医曾用滋阴清热之剂无效。再详审病证,虽身热却喜衣被,颧热但面色萎黄,手心热触之却欠温,口干但喜热饮;胃中寒冷喜温喜按;大便溏薄。仔细观舌切脉,舌质胖嫩,舌边齿痕明显,苔薄白;脉浮取芤滑,稍按则无力。

治疗经过:辨证为“脾气虚衰,虚阳外越”之阴火证。治拟健脾益气、热因热用,以补中益气汤化裁以甘温除热。处方:

黄芪30g         太子参15g, 白术15g, 当归10g,

柴胡6g           茯苓20g,     葛根15g, 丹皮10g,

青蒿12g         石斛 15g,  黄精15g, 白花蛇舌草20g,

半枝莲20g     石见穿15g        ×14剂

复诊:服药1周后身热渐减;2周后发热消退,颧热及五心烦热均除,精神好转,纳食增加,反酸已少,患者及家属感激万分。仍守方加减治疗1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身体逐渐康复,体重增加。之后间歇性服用扶正抗癌药,以防肿瘤复发。


病例2:肖某,男,38岁。

主诉:腹泻伴烘热、汗出1年。

病史:患者于5年前因饮酒过度致“胃溃疡出血”,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但5年来胃部常常不适,隐隐冷痛,多食则胀。近1年来大便溏薄,甚时如水样,1日4~6次,伴间歇性全身烘热,热作时心烦汗出。诊时所见:自觉身热,但测量体温正常,动则头汗出,手心汗出如流,触之汗冷,面色淡白,消瘦,倦怠,肢凉,脘胀,肠鸣,寐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治疗经过:综合病情,审证求因,热为假象,病由脾失健运,中阳虚衰,虚阳亢奋外越,逼津外泄。治拟温中补虚,益气固汗。黄芪建中汤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治之。

处方:

黄芪30          桂枝6g     白芍12g    柴胡6g

党参15g       苍术10g   黄连4g       黄芩10g

姜半夏10g   干姜4g     茯苓30g      枳壳12g

海螵蛸15g                     ×7剂

复诊:服药1周,烘热消失,汗出大减,精神振奋,面色转红,胃胀腹痛缓解,大便基本成形,可谓药到病除,患者喜形于色。仍以前方加谷麦芽各12g,10剂,以固疗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何晓晖名医工作室 邮政编码: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