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某,女,64岁,退休教师,江西南昌市人。2010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胃脘刺痛、胸闷不适2年。
病史:患者性格内向,忧虑多愁。近4年来,经省级医院检查陆续发现有“脑垂体瘤”、“甲状腺囊肿”、“子宫颈息肉”、“结肠多发性息肉”、“疣状胃炎(病理切片糜烂性胃炎,中度肠上皮化生,Hp+)”。每年CT检查脑垂体瘤有不断增大趋势,结肠息肉年年在内镜下摘除,年年复查又有多个新的息肉生长。疣状胃炎屡经西医和中医治疗无效,胃体黏膜痘疹样隆起日益增多。自春节以来症状加重,经朋友介绍来本专家门诊诊治。
初诊: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胃脘胀闷,左胁刺痛,胸闷,嗳气频繁,肠鸣,腹部时聚包块,情绪忧郁,愁眉苦脸,喜叹气,大便时溏,纳少,夜寐不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稍弦。辨病为“状胃疣炎”、“结肠息肉”;辨证为“胃肠血脉瘀阻”;辨体为“气郁、血瘀质”。辨时为“春季风旺”。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血府逐逐汤主之。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15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8克,赤芍12克,石见穿15克,三七3克,刺猬皮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姜半夏10克,黄芪15克,郁金10克,鸡内金10克,7剂。并向患者解释疾病状况,解除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
二诊:胃胀胁痛好转,纳稍增,寐差,神疲。守方去川芎,加夜交藤30克,酸枣仁15克,14剂。
三诊:脘腹胀痛已轻,但时有烧心、心烦,手心热,舌质暗见好转,脉细弦数。前方去黄芪、半夏,加丹皮10克、山栀8克,北沙参15克,14剂。
四诊:胃热、心烦、手心热缓解,寐好转,精神见好,大便溏,1日数次,时头晕头痛,嗳气仍频。上方去五灵脂、蒲黄,加茯苓20克,玄胡索15克,14剂。
复诊:以上方为基本方随症状变化而加减治疗四个半月,症状逐渐减轻。7月28日回原医院复查脑CT及肠镜,脑垂体瘤未见增大,结肠未见有息肉生长。患者兴奋不已,精神振作,治疗信心大增,仍要坚持治疗。因被单位返聘工作,煎药不便,改服中药颗粒剂。处方:黄芪1包,太子参1包,当归1包,赤芍1包,丹参1包,石见穿1包,蒲公英1包,刺猬皮1包,王不留行1包,夜交藤1包,土茯苓1包,半夏1包。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变化治疗4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纳佳,寐安,便调,体重增加3.5公斤。12月29日复查胃镜,结果为“非萎缩性胃炎,胃体疣状物消失,胃窦黏膜光滑,Hp(-)”病理切片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轻度肠上皮化生”。病已基本痊愈,为了防止复发,嘱长期服用逍遥丸、猴菇菌片及隔日服三七粉2克。
体会:患者通过西医各项检查诊断为脑垂体瘤、甲状腺囊肿、结肠息肉、子宫颈息肉、疣状胃炎、肠上皮化生等多内脏增生性病变,中医辨证必然是“瘀血证”,西医的辨病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充分的诊断依据。中医寻求病因的常用办法有“问诊求因”、“审症求因”、“取类比象”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各种检查手段,成为了望闻问切的延伸和发展,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影象观察”、“实验检测”等也成为了中医寻找病因的新途径。本例患者就是通过西医诊断手段来确定中医证候类型的。
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病理基础,体质常常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患者全身多处有瘀血阻滞,且反复发生,由此可见患者体质为“瘀血质”。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患者素来性格内向,情绪忧郁,好愁易悲,以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展,故时常胸闷喜叹,嗳气频繁,肠鸣不休,腹聚包块等,依此又可以判断其为“气郁质”体质。患者由气郁致血瘀,形成了“气郁兼瘀血”体质,并且成为了所患全身多处增生性病变的生理病理基础。所以治疗的全过程,始终紧紧抓住气滞血瘀这一主病机,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或活血散瘀,或破血逐瘀,或软坚化瘀,经过十个月的治疗,终于获得气行瘀除的良好效果。俗话说“江山易移,本性难改”,体质的纠正是长期的、艰难的,所以在疾病基本治愈后,仍要求患者坚持服用逍遥丸、三七粉等行气活血药,并嘱精神及生活调摄,以防复发。患者初诊时正值早春之季,肝气主令,肝旺犯中,故胃病加重,处方中以柴胡、郁金疏泄肝气,以应时令变化。
选自《脾胃病临证新探.新识.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