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某,男,83岁,2020年7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胃脘胀满40余年。
现病史:患者诉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满,一直未引起重视,遂未经系统治疗。2020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US检查示:1、十二指肠乳头癌?2、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诊断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性病变,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未行手术及化疗,现为求进一步诊疗,遂来门诊就诊。
刻下症:患者胃脘胀满,轻微痛,不畏寒,按之未缓解;无反酸、烧心、嗳气。纳尚可,寐可。精神可,头晕,口干不欲多饮。大便质软,量少,稍粘厕,日行1-2次;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腻厚;脉细弦按之稍滑。
辨病:中医:胃脘痛、癌病
西医:1.十二指肠乳头癌
2.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胃亏虚,湿热蕴结
辨体:湿热质、气虚质
辨时:夏季(小暑)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化湿
处方:清中调胃汤加减
药物:黄连 4g, 厚朴 15g, 黄芩10g, 姜半夏 10g
芦根 30g, 白术 15g, 苍术12g, 茯苓 20g
蒲公英 20g,枳壳15g, 莪术 10g, 制大黄 4g
黄芪 20g, 太子参 15g, 海螵蛸 20g,莱菔子 12g
×14剂
二诊:药后诸症见转,纳可,食后胀,大便已通畅,精神可。舌脉无。守方去黄芩加半枝莲20g,鸡内金 10g,白花蛇舌草20g;黄芪改30g,太子参改20g。予14剂。
经上方加减治疗2个半月,于2020年9月30日(五诊),诊时所见:诸症均见好转,大便正常,纳增,精神佳。守方加枳实15g,丹参12g,莱菔子10g。共28剂。
六诊:2020年11月4日诊时症见:胃不痛,稍胀闷,口干,大便基本正常,纳可,寐安,舌质淡胖,中夹裂纹,苔黄,脉细稍弦。
处方: 太子参20g, 北沙参15g, 黄芪20g, 姜半夏8g,
黄连4g, 白术15g, 茯苓30g, 蒲公英20g,
鸡内金10g, 枳壳12g, 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丹参12g, 石见穿15g, 白英12g, 龙葵 15g,
海螵蛸15g
×28剂
服用上方加减变化,服药维持近1年半余。于2022年5月15日(十三诊)复诊,诊时所见:患者胃无不适,全身情况好,精神佳,舌质淡红,苔薄黄。
处方:太子参30g, 黄芪30g, 炒白术15g, 茯苓20g,
石斛12g, 女贞子15g, 黄精15g, 肉苁蓉10g,
仙灵脾10g, 灵芝12g, 丹参12g, 石见穿15g,
鸡内金15g, 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龙葵12g,
红景天15g, 藤梨根15g。
×28剂
患者无明显不适后自行停药3月余。
2022年10月19日(十四诊)诊时所见:口干,胸骨后不适,隐痛,纳可,大便干,1次/日,精神可。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细稍弦,略滑。
南昌市第三医院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底黏膜病变。病理:(胃角)中度浅表黏膜性慢性炎,轻度肠上皮化生;(胃底)轻度浅表性黏膜性炎。CT:右肺上叶结节影1.1X0.8cm;胆囊结石。
按语: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十二指肠最常见的疾病为十二指肠溃疡,仅用中医治疗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需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治疗效果更佳,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一个半月即可痊愈。十二指肠溃疡痊愈时间短的原因为其病因简单,其主要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俚语有云没有PH(酸)就没有溃疡,没有Hp就没有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简单,但极其容易复发。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无法完全杀死,导致病情反复、胃出血,从而引起疤痕组织粘连,导致十二指肠部分畸形。导致其阻塞,引起呕吐,出现呕吐宿食,中医称为反胃。十二指肠阻塞的病因有疤痕组织粘连,引起十二指肠变形,幽门不通畅、肿瘤、胃黏膜脱垂、严重的炎症导致的水肿、十二指肠外部的病变压迫十二指肠(胰头癌;淋巴结肿大)等原因。
十二指肠乳头癌是壶腹及其周围癌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常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以胰腺炎为主要表现。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恶性占位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从而影响预后。其中十二指肠乳头癌较为罕见,仅占恶性肿瘤的0.01%,且预后较差。目前,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行Whipple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中医辩病属于“痞满”“癌病”范畴。
本例患者年愈八旬,素体脾胃失养,且症见口干不欲多饮,大便挂厕,舌暗红、苔黄厚腻等湿热蕴结之象。是故湿热蕴结,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则胃脘反复胀满不适。虽患者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癌,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但诊治该病首要当以辨证为主。治疗以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为法,佐以破血行气、润肠通便,予以清中调胃汤加减。方由连朴饮、平胃散加味而成。以黄连、厚朴苦寒清热燥湿;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助中运湿;黄芪补气健脾,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苍术、姜半夏辛温运脾燥湿,再加枳壳、莱菔子理气化滞,蒲公英清热健胃,莪术破血行气,又可见患者大便量少,稍有腑气不通之象,故用制大黄清热通便,海螵蛸制酸护胃。全方寒热平调,热清湿去,脾健胃安。
服14剂药后二诊时患者诸症皆见好转,纳寐可,二便平;守方去黄芩苦燥之品,以防伤胃;但仍有食后胀,予以加量黄芪、太子参来健脾益气养阴并以鸡内金消食健胃。至六诊时,患者胃稍胀闷,大便基本正常,纳可寐安,舌质淡胖,中夹裂纹,苔黄,脉细稍弦。
何老师认为患者基本上临床症状消失,应辨病与辩证结合,对于中医无证可辨者,可以用西医辨病方法弥补即无证从病,无病从证。此时诊治当以病症结合为主。其中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连、石见穿、藤梨根、金荞麦、白英、龙葵(前2味药为广谱抗癌药,后3位为胃肠抗癌药)清热解毒,散结抗癌,配合用药,相辅相成。治疗的全过程以保正气,护胃气为核心,扶正祛邪兼顾,阴阳气血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