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旴江医学是我国重要的一支地方医学流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旴江医学自宋代前后开始就非常重视脾胃思想,在明清时代进入学术高峰。许多旴江名医都是脾胃大家,如陈自明、席弘、龚廷贤、龚居中、李梴、易思兰、喻昌、黄宫绣等。他们从不同层面对脾胃思想进行阐发、实践和总结,对我国脾胃学说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旴江主要医家的脾胃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总结旴江流派的基础上,使旴江医家脾胃思想的经验得以传承发扬。
关键词:脾胃思想;旴江医家;地方医学流派;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效状态无论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还是对疾病的转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脾胃,发展到金元时期,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李杲的脾胃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实,盱江医家从宋代开始,就注重脾胃,明清时代进入了学术高峰。他们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勇于实践,为脾胃学说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在脾胃学说上有一定独创性的地方流派。现对主要盱江学家在脾胃方面的学术成就总结于下。
1 陈自明
陈自明(1190~1276年),字良甫,一作良父,晚年自号药隐老人,江西临川人,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家。著有《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备急管见大全良方》《诊脉要诀》,均存于世。陈氏认为女子的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血气充实,精神健旺,月经如期而至,孕产正常。而血化生源于脾胃,故临证辨治非常注重脾胃。如《妇人大全良方》曰:“脾象于土,脾为中州,意智之脏也。其肝、心、肺、肾皆受脾之精气以荣养焉。脾与胃为表里,脾主化谷纳食,胃为水谷之海,故经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也。”因此,治疗妇产科疾病以脾胃为本。如《产后月水不通》:“劳伤气血,冲任脉虚,气血衰少而不能行者,但服健脾胃、资气血之药自然通行。若以牛膝、红花、苏木、干漆、虻虫、水蛭等药以通之,则为害滋大。”《受形篇》亦曰:“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补羸女则养血壮脾,补弱男则壮脾节色。”陈氏另一部力作《外科精要》,开创了疮疡辨证论治之先河,内治法中重视脾胃,专列《调节饮食当平胃气论》篇。陈氏根据《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提出了“大凡疮疽,当调脾胃”的论治纲领,认为“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须进饮食,以生气血”,通过调理脾胃,促进饮食,使气血旺盛,从而达到疮疡愈的学术观点,亦是仲景“胃气和则愈”思想的扩展应用,为后世中医外科学内治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席弘
席弘,又名宏,后名横,字宏远,号梓桑君,江西临川人,南宋著名针灸学家,江西灸学派的鼻祖。席弘本人没留下什么著作,其学术思想可从现存的《席弘赋》《神应经》等(系其门徒整理而成)反映出来。《席弘赋》虽文短,仅61句,854字,但充分展现了席氏的针法应用及配穴特点,至今仍被针灸临床广泛应用。在赋文中共论50余种病证,选用腧穴共计108穴次,而足三里则有11次,近达10%的选用率。可见席氏临证对后天脾胃注重,特别是因气血不足所致的虚证,常配伍足三里,通过益脾健胃,使气血生化有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如“虚喘须寻三里中”,指由肾虚不纳气所致之喘咳、呼吸短促等,运用补足三里的针法,补益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从而达到补后天以养先天之功。这是根据脏腑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亦是“针灸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升华。席弘应用足三里所治病证,除了胃肠道疾病外,还广泛用于虚喘、耳鸣、风劳、腰腿痛、手指麻木等,称道“三里功多人不知”。此外,还常用阴市、隐白、陵泉、三阴交、公孙、大都等脾胃经之穴位。可见席弘从脾胃论治是其学术要点和临床特色。
3 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一生著作颇丰,影响最广的是《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且《万病回春》为日本汉方医学后世派的必修之作。龚氏临证治疗特别注重脾胃,倡李杲脾胃之说,认为“古今论脾胃及内外伤辨,惟东垣老人用心矣”。龚氏认为人体以胃气为本,如《寿世保元·脾胃论》曰:“夫脾胃者,仓廪之官也。属土以滋众脏,安谷以济百骸……人之一元,三焦之气,五脏六腑之脉,统宗于胃,故人以胃气为本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元气之根本,又为阴阳水火既济之根本,而脾胃气机升降为全身气机之枢,强调脾胃在脏腑中的重要地位,临证处治,处处顾护脾胃。龚氏辨证多从脾胃入手,治疗以补益立论,强调调气和调饮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调理脾胃及饮食卫生的方法。如《万病回春》中多次提到:“调理脾胃者,医中王道也。”又如《寿世保元》:“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在《万病回春·内伤》篇中提出:“大凡大病后,谷消水去,精散卫亡,多致便利枯竭,宜当补中益气为要。盖脾为中州,浇灌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者也。”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娴熟运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如《寿世保元》共举医案204例,而有69例使用补中益气汤。此外,还把家传三因和中健脾丸为调护脾胃通用之剂。此外,在其专论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时,同样认为要以顾护脾胃为本,即一身之气均赖脾胃之气供养。指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据此创建了多种益寿延年方药,多以健脾益胃为主法,充分体现了其益寿养元、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
4 龚居中
龚居中(?~1646),字应圆,号如虚子、寿世主人,江西金溪人,著述甚富,以《痰火点雪》《福寿丹书》最负盛名,还著有内科、女科、幼科、外科、痘疹、养生等系列医书,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治重脾胃。在理论上龚氏推崇东垣之说,认为“东垣所论,王道所学”,故临证处处顾护脾胃。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纳结合完成气血的生化。《内科百效全书·脾胃》曰:“人之一身,脾胃主,脾司运化,胃司纳受,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人无病矣。”故脾胃运纳功能正常,则体健无疾;若因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食后即药、药后即睡、服药太多等因素,均能导致脾胃损伤,影响纳受,则化生无源,致元气虚损,不化饮食,百邪易侵,遂成脾胃之疾。治宜平胃健脾、清膈化滞为法,使“脾胃强健,饮食消化,而无病矣”。创制调理脾主方,以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枳实、陈皮、砂仁、香附不理气行滞,黄连、半夏清热燥湿,麦芽、山楂健胃消食。并告诫慎用辛热伤阴之品,“若妄用辛热之药,必助火消阴,而反害其脾胃也”。龚氏对疾病防治和养生学研究良有心得,认为顾护脾胃为首要地位。《福寿丹书·动功六字延寿诀》中指出:“脾为食廪之官,又为血之用,故饮食不调,则不生血,四肢不动则脾困,故夜原少食,睡时脾不动,以致宿食,则病生矣。”又说“太饿伤脾,太饱伤气,盖脾籍于谷,饥则水谷自运而脾虚;气转于脾,饱则脾以食充而塞气”,故“养生家,使常谷气少,则百病不生,而寿永矣。”饮食失节最易伤及脾胃,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故节制饮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
5 易思兰
易思兰(1510~1590),字大艮,江西临川人,明代医学家。易氏学术造诣颇深,治病经验丰富,但著作仅流传有医案十八则。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年(1785年)宝楼刻《医林指月》本中有《易氏医案》单卷本。1770年魏之璓又将易案收集于《续名案类案》诸门中。医案大多为内科杂病,其次为妇科疾病。每证必据脉求因,审因辨证,推究传变,定方用药,并针对前医误治着力纠正。易氏在治疗中不论外感内伤,均注重脾胃,18则就有9则从脾胃论治。如易氏治一士夫,素耽诗文,夜分忘寝,劳神过极,忽身热烦渴,自汗恶寒,四肢微冷,饮食少进,予以人乳并人参汤与服之。当日进四服,浓睡四五时,病减其半。次日又进四服,终夜安寝,诸证悉除。人乳、人参俱为补脾益胃之品,故“见效最速”。某王妃患泄泻,易氏以黄连入平胃散与之饮药,再用调补之剂使饮食调和其病遂愈。下列七案,均以脾胃学说始祖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单用或与他方合用而收工。如治一春元下第归得寒热病,初以微寒,即作大热而躁,躁甚如狂,结果以加减补中益气汤治之,日进一服,三日而病渐退。又治一“病痢”,众始治以通利之剂,次行和解,又次滋补,月余,而病甚,他用六君子汤加香附砂仁二剂,胃气渐复,又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半月而诸证全愈。大司马吴公,卧病两月,发热,咳嗽,痰喘,气急,胸膈痞满,手足面目俱浮肿,易氏考虑到其脾肾之脉无力,用六味地黄丸、以补中益气。一掾史之妻卧病三年,脊背拘疼,腰膝软弱,饮食不进,进则肠鸣作泻,心虚惊悸,胸肋气胀,畏风畏热,头眩目昏,月信愆期,易氏投以和中畅卫汤三剂,诸证顿减,继以清中实表固其腠理,月信太行。一将军久患腹痛每饮诸药不效,随进独参二服,手足微温,继用人参汤,后用中汤日与之,小便始通,即以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兼服半月,元气充实,诸病悉除。一少妇年十九禀赋怯弱因患痿疾,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而人参更加倍焉,数月饮食步履如常痿证悉除。易氏治某壮年男性,夜半身热寒战,腰背脊强,胸满腹痛,以平胃合二陈汤,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调理,不一月全愈。以上病例,易氏从脾胃论治,收到很好疗效。特别是以上有七案异病同治,灵活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外感、内伤引起的病症,足见易氏脾胃学术的功底。
6 李梴
李梴,字健斋,江西南丰人。其所著的《医学入门》被视为临床圭臬,广传海外,受日本、古朝鲜、越南等国医家的青睐,影响深远。《医学入门》虽为中医门径书类,但对中医理论探讨具有非常的深度与力度,在理论上重视脏腑学说。如《医学入门·脏腑》分“脏腑总论”与“脏腑条分”两部分,系统地论述了脏腑的功能、常见病证及治法,条目分明,层次有序,为中医学藏象理论系统化做出重要贡献。在生理上,脾主运化、主升清,“脾居于中,和合四象,中理五气,运布水谷精微,以润肌体而面肉滑泽。脾壮则臀肉肥满,脾绝则臀之大肉去矣”;而胃主受纳降浊,认为胃为六腑大源,清升浊降,食化饮消,五脏安堵。脾运胃纳,相辅相成,同属后天之本,提出“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消化之器”的功能概栝。在病理上,李氏认为诸疾源于脾胃失和。在《脾胃虚实传变论》曰:“惟脾胃和,则谷气上升,为春夏令行而人寿;脾胃不和,则谷气下流,为收藏令行而人夭……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脾胃为五脏主,风寒暑湿燥五气偏胜,亦能损伤。故治疗时当辨证施治,当风邪胜,用胃风汤、黄芪建中汤、三白汤;热邪所乘,用泻黄散、清胃散、调胃承气汤;燥邪所乘,用八珍汤、钱氏白术散;寒邪所乘,用益黄散、人参养胃汤丸、附子理中汤丸、补真丸;正气虚而损,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湿邪甚,平胃散。此外,因脾胃能统摄气血,故“血病每以胃药收功,胃气一复,其血自止”。对于疮疡溃后,气血大虚者,当以托里为法,方用托里散、托里清中汤、托里温中汤、托里和中汤、托里建中汤、托里抑青汤、托里益黄汤、托里益气汤等,认为“托里则气血壮而脾胃盛,脓秽自排,毒气自解,死肉自溃,新肉自生,疮口自敛”。对于平素的保养,李氏赞同《内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观点,在导引功法中,特列有“起脾法”,这是唯一以脏腑命名的养生功法,说明其重视后天脾胃对人身健康的影响。
7 喻昌
喻昌(1585~1664),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等书。喻氏是伤寒派中错简派的代表医家,同时其学术亦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其临证时亦非常注重脾胃,认为脾胃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医门法律》曰:“人身脾胃居于中土,脾之土,体阴而用则阳;胃之土,体阳而用则阴。两者和同,则不刚不柔。胃纳谷食,脾行谷气,水道通调,灌注百脉,相得益大,其用斯美。”在生理上,把脾阳喻为“如天之有日也”,故健脾中之阳气为第一义。提出了健脾之阳三善论:“一者如天青日朗,而龙雷潜伏也;一者胸中窒塞之阴气,如太空不留纤翳也;一者饮食运化精微,复生其下竭之血也。”明确了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则以“以甘为主,庶足补中”,常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四君子汤等。此外,喻氏还重视胃在津液生成中的作用。如《医门法律》曰:“五脏五志之火,皆有真液以养之,故凝聚不动,而真液尤赖肾之阴精,胃之津液,交灌于不竭,肾胃之水不继,五脏真液随耗。”“夫人天真之气,全在于胃,津液之多寡,即关真气之盛衰。”高度概括先天与后天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视胃之津液与肾之阴精并重,以及胃在阴津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故喻氏在治疗中都要重视胃津的护养,如外感之后虚热应着重生胃中津液;对阳明热盛之证宜急下存阴;对秋燥伤肺之治,则宜甘凉滋润,创制了著名的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汤是依据“盖肺金之生水,精华四布者,全借胃土津液之富”“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所以治疗应“以胃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用药肺胃兼顾,寓和胃生金于甘寒柔润之中。喻氏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提出了“脾偏于阴,则和以甘热;胃偏于阳,则和以甘寒”的用药要点,补充李东垣重在补脾的脾胃思想,为叶桂之胃阴学说的形成影响深远。
8 黄宫绣
黄宫绣(1720-1817),字锦芳,江西宜黄人,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求真》《脉理求真》《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五卷》。其中《本草求真》《脉理求真》影响最大。黄宫绣对临床药学及脉学的成就突出,学术上亦重视脾胃之间的关系。如《本草求真》在探讨中药理论的同时,深入探证了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胃之纳谷须赖以脾之健运,“脾得升则健,侧则水谷入胃而下降矣;胃以得降为和,和则脾益上升而健运矣”。故曰:“脾气安和,则百病不生;脾土缺陷。则诸病丛起。”在论脉理时,黄氏很重视胃气,将“胃脉”置于诸脉之首。认为:“盖元气之来,脉来和缓;邪气之来,脉来劲急。必得脉如阿阿,软若阳春柳,方为脾气胃脉气象耳。夫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于春,脉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实而和。”详细论述胃脉的形成原理、脉形等,脉象“从容缓和”为有胃气之象,并强调根据脉象判断疾病的预后。如“心脉宜洪,洪属本脏。然必虚滑流利,则洪乃生;若使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则洪其必死矣……使于四季,不见有和缓之气,则为真脏脉见,而为不治之症矣。”临床实践证明,脉之有无胃气,对判断疾病预后之良否,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疾病治疗中,黄氏主张平调平治,如《本草求真》说:“补脾之理,无不克寓,要使土气安和,不寒不热,不燥不湿,不升不降,不厚不薄,则于脏气适均。”《本草求真》中对药物功效归经有很多精辟见解,如黄芪、人参、大枣、白术均补气药,黄芪、人参为“专入肺,兼入脾”,大枣“专入脾胃”,白术“专入脾”等同中之异辨识,体现了治疗脾胃的靶向性,真正起到了求真务实的作用。
9 结语
中医脾胃学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的论述。《伤寒杂病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完善,反复强调胃气,并以脾胃所能食以否,观察胃气的强弱作为疾病预后的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使保全胃气贯穿整体。李杲对仲景顾护脾胃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创新,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元气升降之中枢,并在仲景建中汤的基础上创立了升阳益气、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李氏脾胃学术思想对于后世医家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上是传统的医学源流学说。其实,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是日积月累,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积流成河。盱江医家亦是一支注重脾胃的学术流派,为丰富和发展脾胃学说作出了贡献。他们注重基础,勇于探索,在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上,发扬创新,形成一支优秀的队伍,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古代有陈自明、席弘、龚信、龚廷贤、易思兰、李梴、喻昌、黄宫绣等为脾胃学说推波助澜,现代出现了张海峰、万友生、姚奇蔚、危北海等一批名扬中外的脾胃病专家,为脾胃学说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也为脾胃病的治疗增添了许多新方法。总之,盱江医学作为杰出的地方流派,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则为其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