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喜为补”是叶天士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食疗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何晓晖教授对“胃喜为补”理论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提出“胃喜”“胃厌”“口喜”等概念,指出“胃喜为补”的3个要点,并结合“胃质学说”理论从体质胃质因素、地域环境因素、饮食嗜好因素、疾病病理因素等方面解释“胃喜”产生的机理,将“胃喜为补”理论结合衡法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脾胃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效果斐然。
关键词:胃喜为补;名医经验;何晓晖
何晓晖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性疾病,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经验丰富。他善于中医理论的探索和总结,首创“胃质学说”“脾胃病治疗衡法”“脾营学说”等,颇具学术影响。根据“胃质学说”“脾胃病治疗衡法”理论,对叶天士“胃喜为补”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脾胃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效果斐然。笔者有幸师从何晓晖教授临床侍诊两年,此文试将其对“胃喜为补”理论的传承、发挥和应用等加以总结,以飧同道。
1 胃质学说
1.1 胃质的概念
何晓晖在脾胃病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人胃的特质亦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深刻影响着胃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基于《内经》理论,《灵枢·本脏》中“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等有关胃质差异的论述,首先提出“胃质”概念,创立“胃质学说”,认为“胃质是指胃的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并提出“胃质可分”“胃质可辨”“胃质可调”的学术观点[1]。
1.2 胃质的调护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后天的各种因素如环境、营养、精神等使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胃质的形成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动态可变又相对稳定。胃质可分为胃正常质、胃气虚质、胃阳虚质、胃阴虚质、胃气郁质、胃蕴热质、胃湿热质、胃瘀血质等。机体在亚健康状态下,疾病尚未发生但胃质已发生偏颇,此时可通过“胃喜”饮食纠正胃质的偏颇,从而预防胃病的发生。若胃病已然发生,此时依据“胃喜”饮食顾护胃气,有助于胃病的治疗与预后。胃质的调护、胃喜为补的理念,贯穿脾胃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全过程。
2 “胃喜为补”的含义
“胃喜为补”是清代医学大家叶天士提出的观点,他在《临证指南医案·虚劳》中写道:“少年形色衰夺,见症已属劳怯,生旺之气已少,药难奏功,求医无益,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扶持后天,冀其久延而已。[2]”“胃喜为补”的论点是对《内经》“五味入胃,各归所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胃喜为补”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尤其是能指导脾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胃喜”即“饮食自适”,适合自身口味,进食后觉胃中舒适、人身舒坦;反之则叫做“胃厌”。“胃喜为补”是指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为适合自身口味、顺应脾胃喜好而选择适宜的食物,从而对人体产生补益的作用。“胃喜为补”包括三个要点,一是口味上适宜,二是食入后胃部乃至全身舒适,三是有节有度,有利于健康。
“胃喜”不等于“口喜”。“口喜”仅是适合自身口味,但进食后胃中不适,多食则损伤身体。《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过度迷恋于美食、节制无度、暴饮暴食,贪一时口腹之欲,实则劳损脾胃,损害身体,如古人所言:“若贪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3]”
3 “胃喜”产生的机理
3.1 体质胃质因素
不同的体质,机体的阴阳盛衰、脏腑强弱、气血盈亏等存在差异,机体缺乏的某种物质各有不同,所喜之物和所厌之物自然也不一样。何晓晖首创“胃质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胃质不同,有胃寒、胃热、胃虚、胃实之差异,不同的胃质所喜及所厌亦有差异[4]。如常说牛奶可以养胃,但在临床上有不少病人一喝牛奶就烧心反酸。大多数胃病患者吃了红薯后胃胀痛等症状加重,但临床上也有个别病人吃了红薯后胀痛反而缓解。大部分的人多吃辣椒会出现便秘或排便后肛门灼痛,但也有人一吃辣椒则大便通畅。
3.2 地域环境因素
东南西北中区域不同,气候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人的饮食嗜好也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便是人体生活于不同地域中产生的相应性生理变化。北方之人,为了御寒而喜吃姜、蒜且多食盐,便形成了“口重”的习惯。西南之人,气候潮湿,辣椒、花椒辛温祛湿,故形成了喜好麻辣的饮食习俗。
3.3 饮食嗜好因素
有些人在平素生活中养成了特殊的饮食习惯,“胃喜”成为平日嗜好之物。有的人嗜好烟酒,有的人嗜好浓茶咖啡,有的人嗜好肥腻,有的人嗜好甘甜,有的人嗜好辛辣,有的人嗜好酸咸,有的人嗜好烧烤等,还有一些人有特殊的偏嗜,如嗜食槟榔、杨梅、胡柚皮、巧克力等。长期偏嗜某物易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必然导致机体阴阳失衡,导致疾病发生。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类“胃喜”实为“口喜”,口里舒服,胃却受累,伤害身体,成为了重要的致病因素。
3.4 疾病病理因素
有些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对某些食物的偏爱,如在临床常看到有些血脂高的患者特别嗜食肥肉,糖尿病患者食欲旺盛且爱吃甜食,肠道寄生虫患儿嗜食异物如泥土、生米、草纸等。李用粹《证治汇补》引《类案》指出:“好食茶叶、生米、草纸、怪异等……悉属虫症。”这种“胃喜”也可认为是一种“口喜”,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一种反映,也是一种疾病信号,应引起医生的重视。妇人妊娠期间,偏嗜酸辣等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4 “胃喜为补”的临床应用
4.1 指导疾病诊断
饮食和口味是人体脾胃生理功能和全身功能状态的反映。临床上通过问诊了解病人饮食和“胃喜”情况,能帮助确定某些病证的病位和病性。《景岳全书》说:“素喜冷者,内必有热;素喜热者,内必有寒。[5]”阳明胃经热炽,大热大汗,必有口渴喜冷饮;胃热阴伤也常常出现口干且喜凉饮,脾胃阳虚者喜热食则胃中舒适。《难经·六十一难》指出:“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6]”如脾胃虚弱者常喜性温味甘之品,肝胃阴亏者常喜酸味,脾虚湿困者常喜辛味。
“胃厌”是与“胃喜”相反的一种临床表现,如食滞胃脘,腐熟失职所致之厌食;肝胆湿热、脾失健运所致之厌油;湿阻中焦、脾胃湿困所致之恶甜食;妇女妊娠、胎气上逆所致厌食呕恶,这些既是疾病发生的信号,又是对机体的自我保护。此时不能偏信网络或者电视宣传某一食物有益而强制病人进“胃厌”食物,否则利少弊多。
在临床辨证论治中,何晓晖十分关注服药后的胃喜、胃厌反应,将其视为药效的重要反馈信息。作为判断用药是否妥当和调整药物的重要依据,如用药对证者,病人则自觉胃中舒适,则常常病症减轻,治疗效果较好。反之,服药后胃中不适,甚至恶心欲吐、厌恶抵触,提示可能用药不对证,需调整药物和治法。
4.2 指导疾病治疗
古人云:“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临床通过分辨胃质,推荐纠正胃质偏颇食物,进而了解这些食物中的“胃喜”之物,利用食物四气五味之偏以调整脏腑之偏。如胃气虚质患者,可选用具有补脾健胃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粳米、牛肉、黄鱼等;胃阳虚质患者,可选用具有温中补阳的食物,如羊肉、猪肚、鸡肉、韭菜、核桃等;胃阴虚质患者,可选用清补胃阴的食物,如鸭肉、银耳、梨、绿豆、甘蔗等;胃气郁质患者,可选用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大麦、萝卜、豆豉、丝瓜、柑橘等;胃湿热质患者,可选用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小米、赤小豆、鲫鱼、苦瓜等;胃蕴热质患者,可选用清热生津作用的食物,如豆腐、绿豆、苦瓜、西瓜、鸭肉等;胃瘀血质患者,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木瓜、山楂、香菇、黄酒、葡萄酒等。如张锡纯所言:“凡病人酷嗜之物,不可力为禁止,尝见患痢者,有恣饮凉水而愈者,有饱食西瓜而愈者。总之,人之资禀不齐,病之变态多端,尤在临证时,精心与之消息耳。[7]”
何晓晖常说:“胃肠为囊,无物不受。”饮食不节最易损伤脾胃引发疾病,也是导致胃肠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最重要的原因。临床治疗胃肠病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饮食调理。首先要求病人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节制饮食偏嗜;二是指导患者饮食疗法,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施以寒热温凉食物辅助治疗;三是告知患者饮食禁忌,要遵循“胃喜胃厌”规律,除生、硬、冷、烫和滞气食物外,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病人可以通过饮食后的感受来摸索自己适宜和禁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米粉、辣椒及水果等,“胃喜”的则宜吃,“胃厌”的则不宜吃,但宜吃的也不能过度,要有节制。
4.3 指导康复养生
何晓晖擅长用“衡法”治疗脾胃病,衡法即“平衡”之法,通过平调、平治达到人体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相对动态平衡[8]。衡法原则不仅能指导用方用药,也可用于指导人们健康养生饮食,从而预防脾胃病的发生。《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味,能入不同的脏腑组织而各自发挥补益作用。何晓晖倡导“平衡饮食”,亦为饮食中庸之道,在疾病的康复和养生保健中须遵循“胃喜为补”理论。但凡事过犹不及,如脾胃喜甘,甘入脾,多食甘以补之,甘者令人中满,若服之过量必生痞满,“胃喜”不治变生病源。指导饮食也需因人而异,辨证施膳。病后饮食调养时,要考虑病人的依从性,不能拘泥于标准食谱,要适度照顾到病人的口味和喜恶,不能强求病人进食强烈排斥和反感的食物,更不能一味地给病人吃广告里所谓的“补品”。
5 结语
何晓晖结合自创“胃质学说”及“脾胃病衡法治疗”思想,进一步对“胃喜为补”创新发展,释义“胃喜为补”为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为适合自身口味、顺应脾胃喜好而选择适宜的食物,从而对人体产生补益的作用,并从体制胃质因素、地域环境因素、饮食嗜好因素、疾病病理因素等方面解释“胃喜”产生的机理。不同体质,脏腑强弱存在差异,所喜之物不同;区域不同,气候不同,人们饮食嗜好不同;特殊偏嗜、过食某物,劳伤脾胃;疾病诱使进食习惯改变,疾病信号,谨慎小心。何晓晖将“胃喜为补”理论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脾胃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临床上通过问诊了解病人饮食和“胃喜”情况,能帮助确定某些病证的病位和病性;利用食物四气五味之偏以调整脏腑之偏;平衡饮食因人而异,辨证施膳。何晓晖通过“胃喜为补”理论的临床发挥,临床中医辨证难治性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斐然。
参考文献
[1]何晓晖.脾胃病新探新识新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3.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
[3]忽思慧.饮膳正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3.
[4]何晓晖.胃质的探讨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6,6(6):3.
[5]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6.
[6]王洪图.难经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
[7]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9.
[8]何晓晖.衡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1,7(7):42.